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圣道分相应 (2/2)]

《杂阿含经》“圣道分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八和本卷第797~800经,是解说八正道的相关经文。

(七九七)[0205b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四果的条件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证得四果的条件,整理如下表:

果位 条件
须陀洹果 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至于证得四果的方法,就是八正道。

(七九八)[0205c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沙门、沙门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谓成就此法者。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七九九)[0205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有沙门果。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八〇〇)[0205c20]

如是婆罗门法婆罗门婆罗门义婆罗门果

梵行法梵行者梵行义梵行果亦如上说。

 

[注解]

婆罗门法: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婆罗门果:修行的成果。

梵行法:清净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

梵行者:清净的修行人。

梵行义:清净修行的目标。

梵行果:清净修行的成果。

[对应经典]

 

[导读:安那般那念相应]

“安那般那”是音译,义译是“入出息”,即呼吸。

“安那般那念”近代也有人译为“观呼吸”,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呼吸是身体的状态之一,因此安那般那念属于以身念处入手的方法,也可说是佛教中自古以来最受广泛采用的打坐方法。

在修安那般那念时,要专注在目前是吸气或呼气,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然后觉知目前的吸气和呼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稳定后,更广泛地觉知呼吸及全身,之后可觉知呼吸平静轻松。

安那般那念作为身念处纯熟后,则如同四念处的修行次第,可以一步步提升觉知的层次到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的层次,如卷二十四所介绍的四念处修法。

《杂阿含经》“安那般那念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01~815经,是解说安那般那念的相关经文,也是《阿含经》中最详细教授安那般那念的经文。

(八〇一)[0205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益于修安那般那念的五法有五法,多所饶益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 ,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多所饶益:很有帮助。

波罗提木叉律仪:佛陀所制戒条中规定的仪轨法则。“波罗提木叉”为音译,指佛陀制定的戒条,持守之可逐渐解脱烦恼,义译为“从解脱”、“别解脱”。

威仪行处具足:行为举止合宜,并且不出入不适当的场所。“行处”可指行为举止,也可指出入的场所。又译为“往返出入,具诸威仪”。

受持学戒:学习领受并努力持守戒律。

多少得中:量的多少要适中。“得中”是适宜、适当的意思。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解说有益于修入出息念的五法,表列如下:

方法 原理
持戒 心易安定、没有悔恨
少欲、少事、少务 心习惯于不向外攀缘
饮食知量 较不易昏沉、减少贪欲
初夜、后夜不着睡眠 较多时间修行
离诸愦闹 减少外缘干扰


其中“初夜、后夜不着睡眠”并不是不睡觉,而是早睡早起、不赖床;中夜、中后夜(约晚间九点至凌晨三点)仍应该要睡眠,让身体休息。

各道场常见依《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小止观”)教导修习止观的“具缘”: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也和本经内容有部分相近。

[进阶辨正]

(八〇二)[0206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身止息:身体轻松安稳。又译为“止息身”、“身猗息”、“身轻安”。

心止息:心理轻松安稳。又译为“止息心”、“心猗息”。

有觉有观寂灭:“觉”与“观”都寂灭。“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禅时有觉有观,二禅起则觉与观寂灭。

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无瑕地圆满修习觉悟的思惟。参见卷三十七第1034经:“修习六明分想。何等为六?谓一切行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CBETA, T02, no. 99, p. 270, a29-b2)其中“明”是智慧,“无明”的对称;“分”指要素、部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介绍修入出息念的效用,其中“身止息”对应到以下第803经的“身念处”阶段的成果,“心止息”对应到“受念处”阶段的成果,“有觉有观寂灭”对应到“心念处”阶段的成果,“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对应到“法念处”阶段的成果,也就是说修入出息念能够圆满四念处、止观双运、证得解脱的智慧。

[进阶辨正]

(八〇三)[0206a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如何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身念处“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受念处“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心念处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法念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圣本无“想”字。

“安那般那念”,巴利本作 Ānāpānasati。

“聚”,大正藏原为“娶”,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聚”。

“慧”,明本作“恚”。

“切”,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切”。

“喜”,宋、元二本作“善”。

“心”,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心”。

[注解]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好好地修习念身,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好好地将心稳定地系着。

空露地:室外空旷的地方。

系念面前:心念专注于当前;心念连续不断地系于当前。

度诸疑惑:超越种种疑惑。

于诸善法心得决定:对于种种善法,心中十分确定,不会犹豫迟疑。

内息:吸气。又译为“入息”。

系念善学:心念专注(于吸气),好好地修学。

外息:呼气。又译为“出息”。

觉知一切身:觉知全身,例如呼吸对全身的影响。“觉知”是觉察知道,也就是体验的意思。“一切身”是全身,可解为整个身体,也有解为呼吸的整个过程。

觉知一切身行息:觉知全身的活动平息,例如全身或呼吸达到平静、轻松。“身行”是身体的活动,包含呼吸。

觉知心行:觉知心的活动,例如各种妄念,或是由乐受可能引生的贪心或患得患失。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

觉知心行息:觉知心的活动平息。

觉知心:觉知心的知道的功能。按:前面“心行”指的受、想、行阴较活跃,这里“心”所指的识阴则是单纯的识知、知道。先前较活跃的心的活动已停止了,显露出“心”本身。

觉知心悦:觉知心的悦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令心悦”。

觉知心定:觉知心的安定。“定”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令心定”。

觉知心解脱:觉知心的解脱,例如舍离五盖而解脱于欲界,达到初禅;舍离觉、观(寻、伺)而解脱于初禅,达到第二禅;舍离三结而解脱于世俗,证得初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令心解脱”。

观察无常:观察五阴迁流变化,例如色是身体的呼与吸,受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想是对呼吸长短的认知,行是意志专注于呼吸不散乱,识是对呼吸的觉知,都是生灭无常的。

观察断:观察(无常所以无我,也没有烦恼是我所拥有的,而)舍断烦恼。

观察无欲:观察(因为无常、舍断烦恼,而)离贪,无欲爱、色爱、无色爱。

观察灭:观察(因为无常、舍断烦恼、无欲,而)灭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与四念处

经藏中对于入出息念的教学,以本经所列的步骤最为详细,先由觉知吸气与呼气、呼吸的长短、呼吸与全身、全身平静轻松的“身念处”,次修觉知喜、乐、心的活动、心的活动平息的“受念处”,再修觉知心、心悦、心定、心解脱的“心念处”,最后达成观察无常、断、无欲、灭的“法念处”。

第810经也提到这十六个步骤和四念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后世的论师们将本经的文字区分为十六个步骤,以方便记忆,由于经文本身并没有一一标示十六个步骤,不同论师所区分出的步骤都不太相同,上图也只是其中一种编号法。大原则都是由较粗显的目标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目标,如同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也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

初学者可以将十六个步骤的关键字,例如:“觉知进出、觉知长短、觉知全身、平息身行……观察舍离”背起来,以方便打坐时依序练习。

  • 入出息念的入门方法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一个步骤比一个步骤微细,可在每一个步骤熟悉后,练习下一个步骤。熟悉后才进入下一个步骤,可避免心念太粗而不易觉察较微细的目标;在熟悉后进入更微细的步骤,也可避免永远停留在同一步骤所可能造成的无聊感。

本经微言大义,十六个步骤对于不同修行阶段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应用,因此各宗派、传承就发展出不同的实修法。以下仅依经文介绍一种适合初学者的方法:

准备阶段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平日要持戒及守护根门,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打坐才能有所进展。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而守护根门。“念身”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的“导读”及“读经拾得”。

打坐前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有助于收摄心念,这也是以六念中的“念佛”来收摄身心。

“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

在不易有噪音干扰、不会有人打扰的地方打坐。

“端身正坐”

初学打坐的坐姿,只要背打直、身体放松即可。可以席地盘腿坐,也可以坐椅子上。脚掌和膝盖要保持温暖,所以一般会用毯子盖着。

盘腿坐时,臀部要坐上适当高度的蒲团,让臀部高于膝盖(髋关节高于膝关节)。腿盘起来,腰提起来、不要弯腰驼背,能确保呼吸顺畅。双手掌心向上,一手放在另一手上地交叠,放在肚脐下方,手背自然搁在大腿或脚上。

坐椅子上的人,则将两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所坐的椅子,椅面要和地面平行,以四支椅脚稳稳地支持椅面。椅面的高度要使得坐着时大腿和小腿呈直角,并且脚掌平贴在地面上。为了维持清醒及呼吸顺畅,坐时腰要挺起来,背部直立不要靠着椅背。

然后在不弯腰驼背的前提下,全身从上到下依次放松各处的肌肉,尤其要留意放松眼睛、肩膀、小腹这三处打坐时容易紧张的地方。保持放松很重要,也是许多人常忽略的重点。

“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

心念专注于当前,远离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对于已根据卷二十四所载修习四念处,而体验过“正念”或“念住”的人,可先回味正念的体验,进而提起正念,心念专注于当前。

根据本经所载,五盖淡薄后修入出息念较容易进步。如何去除五盖?前面卷二十六第704经的“读经拾得”有观察五盖的例子,卷二十四第608经第611经第616经的“导读”或“读经拾得”有修四念处以对治五盖的方法,卷二十七第715经提到削弱五盖的法门,例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心观对治瞋恚。

五盖是打坐进展的重要指标,万一在打坐时有神奇的境界出现,但五盖却愈来愈强,那是修行偏差的警讯,请务必亲赴教授禅坐的寺院询问,以调整修行的心态及方法。

身念处阶段

1. 觉知呼吸进出:“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觉知吸气,知道吸进了空气,觉知呼气,知道呼出了空气。

练习吸气时觉知吸气,呼气时觉知呼气,了了分明。

2. 觉知呼吸长短:“息长息短”

觉知吸气与呼气的长短。

开始练习时,通常先进行一次深长的呼吸,在吸满空气后才将空气吐出。这是长的呼吸,好好观察长呼吸的过程,以及长呼吸带给身体什么影响,以能分辨长呼吸的状态。

深长的呼吸后,让身体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观察呼吸自然变成较短、较轻柔的呼吸。

呼吸的长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知道相对的长短即可。在这过程中要带着好奇心观察,有助于减少分心,也是在培养择法觉支。

觉知呼吸的长短。吸气长时觉知吸气长,呼气长时觉知呼气长,吸气短时觉知吸气短,呼气短时觉知呼气短,每一次吸气及呼气都清楚知道长短,了了分明。

这前两个步骤是单纯修定的阶段,自下个步骤开始则不只一个所缘(专注的对象),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个所缘境,因此不单是修定的方法了,而是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的方法,端看修行者着重在止或观。

3. 呼吸时觉知全身:“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

觉知全身的状态,包含呼吸对全身的影响。此时觉知的范围较宽阔,主要放在全身,同时也延伸到呼吸上。

这也是卷二十四的导读及读经拾得中提到的“念身”在坐姿的应用。平日如果有在行、住、坐、卧练习“念身”的人,日常生活中心念虽然主要放在做事上,也可时时将对身体的觉知摆在背景,将心淡淡地定锚在身体,打坐在进入较深定境前也可以将对身体的觉知摆在背景;在这个步骤时,则心念主要放在对身体的觉知,呼吸则摆在背景,也可说将呼吸及觉知全身的优先级对调。不论是对身体的觉知或对呼吸的觉知,自然都是较宽阔的觉知的一部分。

十六个步骤都要有对呼吸的觉知:在前两个步骤,心念专注于呼吸上,在这个步骤则心念主要放在觉知全身,对呼吸的觉知则自这个步骤开始逐渐退居辅助的角色,但后续各步骤仍然要隐隐地觉知呼吸的变化。

4. 呼吸时平息身行:“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全身后将任何的紧张、僵硬、酸疼等等都放松、放下,深度放松,而可达到身体的平静、轻松。

初学时只需要能放松即可,在五盖愈来愈少、身心愈来愈安定后,自然能愈来愈平静、轻松。

呼吸时觉知全身平静、轻松,了了分明。

受念处阶段

5. 呼吸时觉知喜

五盖淡薄,身体平静、轻松后,心中自然会渐渐感受到欢喜。

初学时只须要试着静心感受到丝毫的、隐约的欢喜即可,例如活在当下的喜。如果心中还无法在修入出息念时自然生起欢喜,可以用邀请欢喜、迎来欢喜的柔软心态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曾作的善行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这十六个步骤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参见本卷第807经)而欢喜。只要所生起的欢喜是非世俗的、不是从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丝欢喜就可以。

从四念处的层次来看,这时已提升到觉知感受的层次,也就是受念处的层次。受念处的这四个步骤,让修行者觉知当下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如何影响心的活动。受念处包含了觉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何这几个步骤只提到觉知乐受?可能是因为在这步骤前,经由修行而减轻了五盖、身体平静、轻松了,因此相对之下乐受较明显。

呼吸时觉知欢喜的感受,了了分明。

6. 呼吸时觉知乐

感受欢喜后,不执著在欢喜上,能生起更轻柔的快乐。

一个技巧是知足自然能生起轻柔的快乐(即“知足常乐”),而且纵使在前一步骤无法生起欢喜时,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于现况,自然有知足之乐。

呼吸时觉知快乐的感受,了了分明。

7. 呼吸时觉知心行

先前第三步骤时已将呼吸放至背景,此时将上个步骤的乐受也放至背景,犹如在心中腾出一片空间,然后看着这心中的活动。

像旁观者般轻松地看着这些心的活动或妄念,不参与其中、也不需因为有妄念而生气,就像一位母亲看着小孩玩沙堆,堆了又拆、拆了又堆,就只是旁观著,不跟着一起玩沙堆。

我们不须要和妄念作战,只要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追着妄念跑、不将妄念视为“我的”妄念而执著不放,就能在呼吸以及快乐的隐隐陪伴下,用放松的态度看着心中的活动终究有如船过水无痕。

对于顺利掌握这个步骤的修行者,在背景的乐受也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每当我们参与到妄念中、追着妄念跑,就不再如放松的旁观者,就不再活在当下了,乐受也会消失,因此提醒我们回到旁观者轻松客观的立场。另一方面,在妄念较严重的状态下,可以先观察心在活动时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感受比较单纯,可避免直接觉知所有心的活动但妄念太多时,念头跟着妄念跑不停。

呼吸时觉知心的活动,了了分明。

8. 呼吸时平息心行

客观地看着心中的活动后,妄念或念头会自然渐渐沉淀,内心达到轻安(平静、轻松)。

步骤4是让身体平静、轻松,这步骤则是让内心平静、轻松。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干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着,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呼吸时觉知心的活动平息,了了分明。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中有喜、乐、轻安产生,让人愈修愈快乐,因此就会多加修习,这也是一种以奖励为基础的学习过程(reward-based learning)。因此对修行过程中的快乐,只要不是世俗的快乐或五欲,不必急着立刻放下,可以适当地享受修行的过程,虽然最终这快乐也要放下。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中都要有对呼吸的觉知。前两个步骤觉知完全专注在呼吸上,之后的各个步骤还是要有对呼吸的觉知,但愈接近入定时,心的专注会愈来愈单一,相对之下呼吸持续变换的韵律则逐渐淡化为背景。虽然淡化为背景,但对呼吸变换的觉知持续提示无常的特性,有助于培养我们对无常的体会。

心念处阶段

9. 呼吸时觉知心

前一个步骤“平息心行”中,妄念已自然渐渐沉淀,心不随境转后,主要剩下纯粹的知道的功能,如同南传《中部尼柯耶》〈根本法门品1〉 第10经念住经所说的:“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

纯粹的知是一般人未曾有的体验,能让人惊奇于其澄静。初学者虽然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仍然可以试着体验妄念渐渐沉淀后,较为纯粹的觉知,而任何的念头也都是心所变现的一部分。

呼吸时觉知心,了了分明。

10. 呼吸时觉知心悦

在纯粹觉知的心中自然有悦乐,此时只要留意悦乐的这个面向,即可觉知心的悦乐,甚至增进悦乐。

步骤5的“喜”、步骤6的“乐”,以及本步骤的“悦”,都属于乐受,差别在于步骤5的“喜”较活跃、步骤6的“乐”较轻柔,本步骤的“悦”则更深层、静止。

呼吸时觉知心的悦乐,了了分明。

11. 呼吸时觉知心定

纯粹觉知而有悦乐的心,自然能安定,此时只要留意定的这个面向,即可觉知心的安定、统一,甚至增进心的安定、统一。

呼吸时觉知心的安定,了了分明。

12. 呼吸时觉知心解脱

放下执著,觉知心解脱于执著。

这里的“解脱”可以有两种方向,一种是解脱于“我”,放下对自我的执著,“有呼吸但没有一个自我在呼吸”。另一种是进入更深的定,例如初禅时心解脱了五盖,二禅时心解脱了寻与伺,三禅时心解脱了喜,四禅时心解脱了乐。

两种方向皆可,平日可以“解脱于我”来练习,而如果要入定,则以进入更深的定来练习。

呼吸时练习放下,觉知心解脱于执著,了了分明。

前面“受念处阶段”步骤4至8中已经觉知过喜、乐、心的活动、心的活动平息,而在“心念处阶段”步骤9至12的觉知心、心悦、心定、心解脱。两个阶段在体会的性质上有相似处,差别在于“受念处阶段”只看感受或感受直接引生的心的活动,即五阴中的受、想、行阴;而“心念处阶段”时内心已更澄静,觉知的的层次也更细致,即五阴中的识阴,因此是由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的过程。

法念处阶段

13. 呼吸时观察无常

观察事物的无常、迁流变化。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呼吸,也可以是五阴或一切事物。

以五阴作观察的对象为例,可一一观察五阴的无常,例如色阴是身体的呼与吸,包含了第1至4步骤的对象;受阴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乃至第5、6步骤的喜、乐等感受;想阴是对呼吸的认知,行阴是意志专注于呼吸,想阴、行阴包含了第7、8步骤心的活动;识阴是对呼吸的觉知,包含了第9至12步骤的对象。

这些都迁流变化,也都是因缘而生、有条件才能成立,条件改变就会变化乃至消灭,因此观察并觉悟无常。

呼吸时观察无常,了了分明。

14. 呼吸时观察断

既然无常,也就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自然也没有烦恼是我所拥有的,而舍断烦恼,放下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等烦恼。

呼吸时观察断烦恼,了了分明。

15. 呼吸时观察无欲

既然无常、舍断烦恼,即可厌离,体悟到没有什么好执著的,而能离贪,无欲爱、色爱、无色爱。

前面步骤对于无常的体悟愈深、对于舍断的实践愈扎实,这一步骤的无欲愈彻底。

呼吸时观察无欲,了了分明。

16. 呼吸时观察灭

所有当前的感官经历都会灭去,所有事物也都会灭去、终止。

以呼吸为例,呼吸很快就灭去,一下就没有了,而且如果呼吸停止,没多久生命也会终结。

因为无常、舍断烦恼、无欲,而灭苦,涅槃寂灭。

呼吸时观察寂灭,了了分明。

第14至16步骤可以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的“四法本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行苦,涅槃寂灭。相当于“三法印”加上“一切行苦”,也有人称为“四法印”。如此契合真理地修观能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南传的对应经文在第14至16步骤的次序和《杂阿含经》不同,而是“随观无常,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弃舍”,可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也可以成为一种修行的次第,能让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证知四圣谛。法念处的这四个步骤依南传次第的修法,可参见线上版的“进阶辨正”。

[进阶辨正]

(八〇四)[0206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者,断诸觉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断诸觉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广说,乃至“于出息灭善学。是名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断诸觉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断觉想,如是不动摇,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经亦如上说。

 

[注解]

觉想:思想。

七果:指当生证得阿罗汉果、命终时证得阿罗汉果、或证五种阿那含果(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参见卷二十七第740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者,断诸觉想”,入出息念特别能对治散乱的思绪,这可能也是因为呼吸没有颜色或外形,是一种较平淡的所缘,相对之下比较不会激发心里的幻想。再者,入出息念的修习过程有喜、乐、轻安产生,愈修愈快乐,有利于让心专注在修行上而不乱跑。

[进阶辨正]

(八〇五)[0206b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我所说安那般那念,汝等修习不?”

时,有比丘名阿梨瑟吒,于众中坐,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安那般那念,我已修习。”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习我所说安那般那念?”

比丘白佛:“世尊!我于过去诸行不顾念,未来诸行不生欣乐,于现在诸行不生染著,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说安那般那念。”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实修我所说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胜妙过其上者。何等是胜妙过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广说,乃至“于灭出息观察善学。是名,阿梨瑟吒比丘!胜妙过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即“有为法”)。

内外对碍想: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等内六根对外六境所引起的认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于自身内、外诸法的有对想”。按:这里的“对碍想”可解为六根对六境引起的认知,也可解为瞋恚。

善正除灭:好好地、正确地消除。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阿梨瑟吒比丘自己修行入出息念,已“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一种解读是达成内心与外境的统一,有不错的定力。另一种解读为舍离了瞋恚。相当的南传经文接下来还有一句,表示他修入出息念的方法为“只具念地吸气、只具念地呼气”。

佛陀则进一步教他“胜妙过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即第803经所解说以入出息念修习四念处的十六个步骤,既能修止也能修观,进而由法念处觉悟解脱智慧。

[进阶辨正]

(八〇六)[0206c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入安陀林,坐一树下,昼日禅思。

时,尊者罽宾那亦晨朝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还,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入安陀林,于树下坐禅,去佛不远,正身不动,身心正直,胜妙思惟。

尔时,众多比丘晡时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佛足,退坐一面。

佛语诸比丘:“汝等见尊者罽宾那不?去我不远,正身端坐,身心不动,住胜妙住。”

诸比丘白佛:“世尊!我等数见彼尊者正身端坐,善摄其身,不倾不动,专心胜妙。”

佛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三昧,身心安住,不倾不动,住胜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随欲即得。”

诸比丘白佛:“何等三昧,比丘得此三昧,身心不动,住胜妙住?”

佛告诸比丘:“若比丘依止聚落,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入林中,若闲房、露坐,思惟系念……”乃至“息灭观察善学。是名三昧,若比丘端坐思惟,身心不动,住胜妙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罽宾那”,巴利本作 Kappina。

[注解]

尼师坛: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干净的长方形布。又译为坐具、敷具。

罽宾那:比丘名,以“言直无隐,警诫诸苾刍”闻名。又译为“劫宾那”、“摩诃迦匹那”。

住胜妙住:保持在殊胜奥妙的定境中。

[对应经典]

 

(八〇七)[0207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一奢能伽罗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二月坐禅,诸比丘勿复往来,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萨时。”尔时,世尊作是语已,即二月坐禅,无一比丘敢往来者,唯除送食及布萨时。

尔时,世尊坐禅二月过已,从禅觉,于比丘僧前坐,告诸比丘:“若诸外道出家来问汝等:‘沙门瞿昙于二月中云何坐禅?’汝应答言:‘如来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禅思惟住。’所以者何?我于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时念入息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若长若短,一切身觉入息念如实知,一切身觉出息念如实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实知……”乃至“灭出息念如实知。我悉知已,我时作是念:‘此则麁思惟住,我今于此思惟止息已,当更修余微细修住而住。’

“尔时,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细思惟,多住而住。时,有三天子,极上妙色,过夜来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门瞿昙时到。’复有一天子言:‘此非时到,是时向至。’第三天子言:‘非为时到,亦非时向至,此则修住,是阿罗诃寂灭耳。’”

佛告诸比丘:“若有正说,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学人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无学现法乐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复”,圣本作“得”。

“圣住”,巴利本作 Ariyavihāra。

“梵住”,巴利本作 Brahmavihāra。

“如来住”,巴利本作 Tathāgatavihāra。

圣本无“法”字。

[注解]

一奢能伽罗:地名,是位于憍萨罗国的婆罗门村落。又译为“伊车能伽罗”、“那楞伽罗”。

麁思惟住:保持在粗的专注中。

微细修住而住:修习保持在精细的专注状态;修习保持在深定中。例如第四禅乃至灭尽定。

多住而住:持续保持专注。

时到:时间到了,指死亡了。

时向至:即将死亡。

修住:修习禅定。

阿罗诃寂灭:阿罗汉的身心都止息了。

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贤圣的安住、天的安住、清净的安住、有学圣者的安住、无学圣者的安住、佛的安住。

无学:阿罗汉已无惑可断、毕业了,因此称为“无学”。

现法乐住:当生保持着安乐、幸福。另译作“见法乐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曾连续两个月闭关修习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进入一个比一个深的定境,并且在出关后称赞这个法门,特别推荐给大家。

(八〇八)[0207b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越尼拘律树园中。

尔时,释氏摩诃男诣尊者迦磨比丘所,礼迦磨比丘足已,退坐一面,语迦磨比丘言:“云何?尊者迦磨!学住者为即是如来住耶?为学住异、如来住异?”

迦磨比丘答言:“摩诃男!学住异、如来住异。摩诃男!学住者,断五盖多住。如来住者,于五盖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头,更不生长,于未来世成不生法

“一时,世尊住一奢能伽罗林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于此一奢能伽罗林中二月坐禅,汝诸比丘勿使往来,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萨时……’”广说如前,乃至“‘无学现法乐住。’以是故知,摩诃男!学住异、如来住异。”

释氏摩诃男闻迦磨比丘所说欢喜,从座起去。

[校勘]

“迦毘罗越尼拘律树园”,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smiṃ. Nigrodha-ārāme。

“摩诃男”,巴利本作 Mahānāma。

“学住”,巴利本作 Sekhavihāra。

“多罗”,巴利本作 Tālā。

“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巴利本作 Āyatiṃ anuppādadhammā。

[注解]

迦毘罗越: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译为“迦毘罗卫”、“迦维罗卫”。

尼拘律树园:佛陀的道场之一,是佛陀成道后回故国为父王说法的地方。又译为“尼拘律园”、“尼拘留园”。“尼拘律”是孟加拉榕,为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八米以上,枝叶繁茂,向四方蔓生,气根常自侧枝发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树体,因此一树可以成林,被称为独木林。

释氏摩诃男:优婆塞名,常布施汤药、衣食等予僧众,佛陀称赞他“心恒悲念一切之类”第一。又译为“释摩诃男”、“释摩男”、“摩呵男释”、“摩诃纳释种”。

学住异、如来住异:有学圣者的安住(多保持断五盖)和佛的安住(断除五盖的根本──无明及所有的烦恼)不同。

断五盖多住:多保持断五盖。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断五盖有助于入定及培养七觉支,但五盖不包含“无明”等深层的烦恼,在因缘具足时仍会新生五盖。因此本经说有学圣者的安住是多保持断五盖,佛陀则不但断尽五盖,更断了五盖的根本──无明及所有的烦恼。

(八〇九)[0207b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金刚聚落跋求摩河萨罗梨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异比丘极生厌患恶露不净,至鹿林梵志子所,语鹿林梵志子言:“贤首!汝能杀我者,衣钵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即杀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边,洗刀时,有魔天住于空中,赞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贤首!汝得无量功德,能令诸沙门释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者令得稣[*]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诸长利衣钵杂物悉皆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闻赞叹已,增恶邪见,作是念:“我今真实大作福德,令沙门释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稣[*]息者令得稣[*]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钵杂物悉皆属我。”于是手执利刀,顺诸房舍、诸经行处、别房、禅房,见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门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脱者脱,未稣息者令得稣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时,有诸比丘厌患身者,皆出房舍,语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当度我;我未得脱,汝当脱我;我未得稣息,汝当令我得稣息;我未得涅槃,汝当令我得涅槃。”

时,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杀彼比丘,次第,乃至杀六十人。

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说戒时,于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

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诸比丘说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广说乃至“杀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缘故,令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唯愿世尊更说余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受正法,乐住正法。”

佛告阿难:“是故,我今次第说,微细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尘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般那念住。”

阿难白佛:“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难:“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广说,乃至“如灭出息念而学。”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不净观”,巴利本作 Asubhakathā。

“至”,明本作“观”。

“稣”,圣本作“苏”。[*]

“顺”,大正藏原为“循”,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顺”。

大正藏在“者”字之后有一“令”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住”,明本作“依”。

圣本无“已”字。

[注解]

金刚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又译为金刚国、跋耆国、拔耆国、跋祇、跋阇。

跋求摩河:恒河的上游之一,即当今尼泊尔的巴格马提河,被印度教徒视为圣河。

萨罗梨:喜马拉雅长叶松,为松科松属的常绿针叶大乔木,株高可达四十至六十米,生长于约海拔二千米的山地,常形成较大面积的纯林。

鹿林梵志子:鹿林婆罗门的儿子。“梵志”指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音译为“婆罗门”,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稣息:休养、安息。其中“稣”同“甦”。

别房:单独的房屋。

住微细住:保持在精细的专注状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寂静的、胜妙的、无混浊的、安乐的住处”。

随顺开觉:顺着觉悟而心开意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每当恶不善法一生起,它即刻使之消失、平息”。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介绍佛陀开始教入出息念的因缘,是因为有弟子修不净观太过猛烈,修到厌世自杀,因此佛陀教导较温和的入出息念。

[进阶辨正]

(八一〇)[0208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金刚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思惟禅思,作如是念:“颇有一法,修习多修习,令四法满足;四法满足已,七法满足;七法满足已,二法满足?”

时,尊者阿难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思惟禅思,作是念:‘颇有一法,多修习已,令四法满足,乃至二法满足?我今问世尊,宁有一法,多修习已,能令,乃至二法满足耶?’”

佛告阿难:“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解脱满足。

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灭出息念学。”

“阿难!身念处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

受念处“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念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

心念处“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法念处“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断、无欲、灭,如无常、断、无欲、灭观住学,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

修四念处满足七觉支阿难白佛:“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令四念处满足。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足?”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念住已,系念住不忘,尔时方便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满足已,于法选择、思量,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修择法觉分已,择法觉分满足。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已,得精勤方便,尔时方便修习精进觉分,修精进觉分已,精进觉分满足。方便精进已,则心欢喜,尔时方便修喜觉分,修喜觉分已,喜觉分满足。欢喜已,身心,尔时方便修猗[*]觉分,修猗[*]觉分已,猗觉分满足。身心乐已,得三昧,尔时修定觉分,修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定觉分满足已,贪忧则灭,得平等舍,尔时方便修舍觉分,修舍觉分已,舍觉分满足。受……、心……、法法念处亦如是说。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

阿难白佛:“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修七觉支满足明、解脱云何修七觉分,满足明、解脱?”

佛告阿难:“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念觉分已,满足明、解脱……”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舍觉分已,明、解脱满足。阿难!是名法法相类、法法相润。如是十三法,一法为增上,一法为门,次第增进,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金”,宋本作“舍”。

“明、解脱”,巴利本作 Vijjāvimutti。

“学”,宋、元、明、圣四本作“学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其中“觉知”宋本作“休息”。

宋本无“休”字。

“思”,圣本作“丘思”。[*]

“随受”,大正藏原为“受随身”,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随受”。

“猗”,圣本作“倚”。[*]

宋、元、明、圣四本无“分”字。*

[注解]

身身观念住:即“身念住”,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于其他的身体现象,也比照这样地思惟。这是说思惟从呼吸所观察到的无常等道理,也适用于身体的其他部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身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

受受观念住:即“受念住”,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又如果有其他的感受,也比照这样地思惟。

心心观念住:即“心念住”,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状态。

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心念,也比照这样地思惟。

法法观念住:即“法念住”,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其他的诸法,也比照这样地思惟。

平等舍: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是善旁观者”。

法法相类、法法相润:法和法之间互相类似,法和法之间互相利益。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入出息念如何增进七觉支

综合本经及第803经,可知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与四念处的关系(如在第803经的“读经拾得”中所分析)。进一步地,这十六个步骤也能增进七觉支,整体上四念处的每一个念处都能增进七觉支,细部来看某些步骤较容易增进某些觉支,举例如下:

  1. 念觉支:从准备阶段或步骤1开始的所有步骤。
  2. 择法觉支:步骤2(明辨、研究呼吸的长短)。
  3. 精进觉支:步骤3(努力让觉知包括呼吸和全身)开始或是全部的步骤。
  4. 喜觉支:步骤5等。
  5. 猗觉支:步骤4(身猗息)及步骤8(心猗息)。
  6. 定觉支:步骤11。
  7. 舍觉支:步骤12开始。


  • 入出息念至解脱的次第

本经详述修入出息念 → 四念处 → 七觉支 → 明、解脱的次第。也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5经“读经拾得”所述修四念处、七觉分的次第。

  • 佛教的入出息念与外道的控制呼吸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8经记载佛陀在成道前,苦行六年时,曾经尝试各种外道的修法,其中包括控制呼吸的方法,类似外道的练气法,例如:“我今以数出入息,觉知有气从耳中出,是时风声如似雷鸣。尔时,复作是念:‘我今闭口塞耳,使息不出。’”(CBETA, T02, no. 125, p. 671, a13-16) 修到最后却导致身体衰弱,甚至濒临死亡,最后佛陀彻底抛弃了这些无益解脱的苦行,才成正觉。

外道的练气法控制呼吸,不但无益解脱,以佛陀的经验来看甚至终究有危险性;佛教的入出息念则不控制呼吸,而是客观地觉知呼吸,进而以四念处收摄心念并开启智慧。“控制呼吸”与“入出息念”的对比,可见一斑。佛弟子在修入出息念时也可能有风大或气脉的觉受,而从佛陀的经验来看,风大或气脉的觉受都无关紧要,应避免执著或操控气脉。

[进阶辨正]

(八一一~八一二)[0208c10]

如是异比丘所问,佛问诸比丘亦如上说。

 

 

[对应经典]

 

(八一三)[0208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金毘罗聚落金毘林中。

尔时,世尊告尊者金毘罗:“我今当说精勤修习四念处。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尔时,尊者金毘罗默然住,如是再三。

尔时,尊者阿难语尊者金毘罗:“今大师告汝。”如是三说。

尊者金毘罗语尊者阿难:“我已知。尊者阿难!我已知。尊者瞿昙!”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是时。世尊!是时。善逝!唯愿为诸比丘,说精勤修四念处,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身念处若比丘入息念时如入息学……”乃至“灭出息时如灭出息学。尔时圣弟子念入息时如念入息学……”乃至“身行止息出息时如身行止息出息学,尔时圣弟子身身观念住。尔时圣弟子身身观念住已,如是知善内思惟。”

佛告阿难:“譬如有人乘车舆从东方颠沛而来,当于尔时,践蹈诸土堆垅不?”

阿难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如是圣弟子念入息时如入息念学……”如是乃至“善内思惟”。

受念处“若尔时圣弟子觉知喜……”乃至“觉知意行息学,圣弟子受受观念住。圣弟子受受观念已,如是知善内思惟。譬如有人乘车舆从南方颠沛而来,云何?阿难!当践蹈土堆垅不?”

阿难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如是圣弟子受受观念住,知善内思惟。”

心念处“若圣弟子觉知心……,欣悦心……,定心……,解脱心入息如解脱心入息学,解脱心出息如解脱心出息学,尔时圣弟子心心观念住。如是圣弟子心心观念住已,知善内思惟。譬如有人乘车舆从西方来,彼当践蹈土堆垅不?”

阿难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如是圣弟子觉知心……”乃至“心解脱出息如心解脱出息学,如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知善内思惟。”

法念处“善于身、受、心,贪忧灭舍……,尔时圣弟子法法观念住。如是圣弟子法法观念住已,知善内思惟。阿难!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垅,有人乘车舆从北方颠沛而来,当践蹈土堆垅不?”

阿难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如是,圣弟子法法观念住,知善内思惟。阿难!是名比丘精勤方便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勤”,宋本作“进”。

“入”,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入”。

“学”,宋、圣二本作“觉”。

[注解]

金毘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独处静坐,专意念道”第一。

默然住:保持静默不语。

善内思惟:内心正确地思惟;内心如理地思惟。例如因为有四念住守护身心,心中有贪时即能作意观无常而远离贪。

颠沛而来:颠簸摇荡地过来。

土堆垅:小土丘。

意行息:即“心行息”,心的活动平息。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读音同“渠”。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譬喻入出息念修行身、受、心、法四念处时,如同从东、南、西、北乘车经过道路中的土堆,自然将土堆辗压而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于恶、不善法自然也在四念处之下被辗压而过了。

[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定的层次从低至高,可分为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

欲界定为尚未离淫欲的人可达成的粗浅定力,打坐若能长时间没有杂念,身体舒服不费力地就坐直,但没有生起轻安快乐,通常在欲界定的范畴。在欲界定的层次有时会突然觉得一部分的身体不见了,或是身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这些境界都容易退失。

色界定有四种,即初禅至第四禅等“四禅”。四禅的说明,可见卷二十六第647经的导读

无色界定也有四种,称为“四无色定”:(无量)空入处定、(无量)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的说明,可见卷十七第456经的“读经拾得”。

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合称为“八定”。

就证果而言,四禅的定力搭配佛法的观慧已经足够,四无色定不是必须的。

灭尽定(又译为“灭受想定”、“想受灭正受”)为圣者才能证得的定,八定加上灭尽定合称为“九次第定”。

(八一四)[0209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顺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时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如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倦”,宋、元、明、圣四本作“极”。[*]

“觉知”,宋、元、明、圣四本作“知觉”。[*]

“喜”,大正藏原为“善”,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喜”。

[注解]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体不会疲倦,眼睛也不会疲劳。

乐随顺观住:“乐”生起时保持观察。

乐觉知,不染著乐:觉知“乐”,且不贪著于“乐”。

初禅: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第二、第三、第四禅:第二禅是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第三禅是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而达到的禅定境界。第四禅是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慈、悲、喜、舍:在这里指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成就的定境。又称为“四无量心三昧”、“无量三昧”。

空入处:超越色,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识入处:超越空间,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入处:超越“有”,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入处: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

天耳: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宿命智:能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的神通。

生死智:能见到死者往生到哪里的神通,即“天眼通”。

漏尽智:断尽烦恼、解脱生死的智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初禅有寻(觉)、伺(观)、喜、乐、一心等五禅支,对比第803经所述的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中,第1、2步骤着重寻,第3步骤开始着重伺,第5、6步骤等为喜、乐,第11步骤为一心。

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只有前两个步骤是单一所缘境,第3个步骤开始则不只一个所缘境,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个所缘境,因此不是单纯修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后面的步骤中呼吸持续变换的韵律逐渐淡化为背景,因此想多修止的修行者还是能专注在单一所缘境而修定。

相对地,想多修观的话则可多练习法念处的几个步骤,也就是说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可以用来修止也可以用来修观,对于定及慧都能有帮助。

(八一五)[0209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尔时,众多上座声闻于世尊左右树下、窟中安居。时,有众多年少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佛为诸年少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诸年少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诸年少比丘往诣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足已,于一面坐。

时,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当摄受此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摄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观察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诸比丘行诸正事。是故,比丘!当勤精进。”

于此舍卫国,满迦低月,诸处人间游行比丘闻世尊于舍卫国安居,满迦低月满已,作衣竟,持衣钵,于舍卫国人间游行。渐至舍卫国,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人间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尔时人间比丘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往诣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诸上座作是念:“我等当受此人间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诸人间比丘,教诫、教授,善知先后次第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观察诸比丘众,告诸比丘:“善哉,善哉,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汝等所行正事。诸比丘!过去诸佛亦有比丘众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未来诸佛所有诸众亦当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所以者何?今此众中诸长老比丘,有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有比丘得无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言”。

大正藏无“游行”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满”,宋、元、明三本作“限”。

大正藏无“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明、圣四本无“正”字。

[注解]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坐”。

摄受:引领;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

满迦低月:印度历八月三十满月日,相当于农历九月十五日,另译为“憍牟尼”。“迦低月”是印度历八月,相当于农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为印度雨季(印度历五月至七月)后一月。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放置衣钵。

教诫、教授,善知先后次第:训练、教导,让他们好好地知道修行的步骤。

决定正向三菩提:必定正确地趋向正觉,指初果圣者不会退转,迟早会证得涅槃。三菩提为音译,义译为“正觉”,另译作“三佛”,指真正的觉悟。

生般涅槃:往生天界并于天界证得涅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贪欲重,可修不净观对治。
  • 瞋恚重,可修慈心观对治。
  • 我慢重,可修无常想对治。
  • 杂念重,可修入出息念对治。

[进阶辨正]

[导读:三学;学相应 (1/2)]

“三学”是指戒、定、慧三种修学,又称作“三增上学”。佛教的各种修行内容,都可说含括在三学之中:

  1. 戒学:受持戒律,断恶修善。以持比丘戒为代表。
  2. 定学:入定而不散乱。以得到四禅为代表。
  3. 慧学:领悟真理,断除烦恼。以如实知四圣谛为代表。

各个修行的阶段都需要戒、定、慧,只是修行的重心随着阶段的不同会渐次提升:先要将戒修好,戒修好后定才能修好,定修好后慧才能修好,因此简称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杂阿含经》“学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16~829经和卷三十第830~832经,是解说戒、定、慧三学的相关经文。

(八一六)[0210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上慧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三学具足者,  是比丘正行,
 增上戒心慧,  三法勤精进,
 勇猛坚固城,  常守护诸根。
 如昼如其夜,  如夜亦如昼,
 如前如其后,  如后亦如前,
 如上如其下,  如下亦如上,
 无量诸三昧,  映一切诸方
 是说为觉迹,  第一清凉集
 舍离无明静,  其心善解脱,
 我为世间觉,  明行悉具足
 正念不忘住,  其心得解脱,
 身坏而命终,  如灯尽火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增上戒学”,巴利本作 Adhisīlasikkhā。

“增上意学”,巴利本作 Adhicittasikkhā。

大正藏在“增”字之前有一“谓”字,注解为“丽本版缺今依忍澂师校正本补之”,今依据丽本删去。

“增上慧学”,巴利本作 Adhipaññāsikkā。

“静”,大正藏原为“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静”。

[注解]

三学:戒、定、慧三种修学。又作“三增上学”。

增上戒学:加强戒的修学,指受持戒律,断恶修善,以持比丘戒为代表。

增上意学:加强定的修学,指入定而不散乱,以得到四禅为代表。又译为增上定学、增上心学。

增上慧学:加强慧的修学,指领悟真理,断除烦恼,以如实知四圣谛为代表。

无量诸三昧,映一切诸方:无量的种种定,辉映所有的方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无量三昧,能征服所有方向”。

觉迹:觉悟的道路。

第一清凉集:究竟清凉的起因。

明行悉具足:即如来十号中的“明行足”,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八一七)[0210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亦复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此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如上所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梵语及巴利语 citta 译为“心”,也可译为“意”,因此“增上意学”即“增上心学”;本经说“增上意学”是修四禅,也就是“增上定学”。

[进阶辨正]

(八一八)[0210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学,非增上意、增上慧学,有增上戒、增上意学,非增上慧学。圣弟子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习满足。如是圣弟子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无上慧寿而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有比丘增上戒学,非增上意、增上慧学:有的出家人戒修得好(加强戒的修学),但定、慧还没修好(没加强定、慧的修学)。

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习满足:慧修得好并且能努力保持这样的人,戒、定一定修得好。

无上慧寿而活:以至高无上的智慧而活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此戒修得好的人,定、慧还不一定修好了;戒、定修得好的人,慧还不一定修好了;慧修得好的人,戒、定一定修好了。

[导读: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规范,有防非止恶的功用,音译为“尸罗”、“尸赖”。

依据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异,佛教的戒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弥的“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具足戒)”等等。

由于戒的规范与保护,持戒的人不会去造作恶行,避免了因恶行而招致的恶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则要立刻警觉、忏悔,避免未来再犯,以求离恶向善。

修行人在见到外境时,心不贪著、不向外驰骋,而可持戒清净。心不驰骋、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与平稳,安定的心能够保持专一,得以进一步修习禅定,进而开启智慧。所以说“戒”是“定”与“慧”的基础。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个月聚集一次说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说戒之后可以于僧众前“发露忏悔”,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论事地“举罪”,揭发不合宜的行为。这些不外乎是为了砥砺修行,也为了维持僧团的清净。

(八一九)[0210b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二百五十戒,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令彼自求学者而学,说三学能摄诸戒。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三学能摄诸戒:(戒、定、慧)三学能够引领所有的戒条(让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离于贪瞋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三学总摄此一切(戒条)”。

[对应经典]

 

(八二〇)[0210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增上戒学?谓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所以者何?我不说彼不堪能,若彼戒随顺梵行、饶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坚固、戒师常住、戒常随顺生,受持而学。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是名学增上戒。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于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还此世,是名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着重在戒,戒修得好,不着重在定,定还没修好,不着重在慧,慧还没修好;有时还是会犯那些微小不重要的戒,犯了就忏悔。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戒上是已完成者,在定上是小量行者,在慧上是小量行者,凡那些小小戒条他也犯,他也出罪”。

我不说彼不堪能:我不说他没有能力。

戒随顺梵行、饶益梵行、久住梵行:因持戒清净而成就清静的修行、帮助清净的修行、并使得清净的修行可以持之以恒。

戒坚固、戒师常住、戒常随顺生:持戒坚定不动摇、有如戒师常在身边、时常能够持戒清净。

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欲贪引起的烦恼、解脱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解脱无明烦恼;解脱欲界众生的烦恼、解脱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解脱三界的无明烦恼。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此,要加强定,得先加强戒,然后加强定;要加强慧,得先加强戒、定,然后加强慧。

所以本经说“增上意(定)学”是“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要加强定自然着重在加强戒、定。而“增上慧学”是“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要加强慧自然戒、定、慧都要加强了。

由此也可知,如果有人持戒不净也不发露忏悔,却自称证得四禅甚至证果,那是不可能的事。

  • 本经中说“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的人修行能证初果,不等于初果没有定、慧,只是定、慧尚未圆满。依据本经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戒修好了,定、慧为辅,可证初果及二果;戒、定修好了,慧为辅,可证三果;戒、定、慧都圆满,可证阿罗汉。
  • 有同学提问:“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即为三果圣者(阿那含),为何本经中说三果圣者的戒、定都要修得好?”

三果圣者断的五下分结中包含“欲贪”,超越了欲界,三果圣者不再生于欲界,自然最少要有初禅(色界定)以上的定力。

[进阶辨正]

(八二一)[0210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二百五十戒,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若彼善男子自随意所欲而学者,我为说三学。若学此三学,则摄受一切学戒。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恚、痴薄,成一种子道。彼地未等觉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觉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觉者,名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名随信行,是名增上戒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学……”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是”字之后有一“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自随意所欲而学:自己想要修学。

一种子道:“斯陀含果”的圣人中,只须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种子,因此名为“一种子”。又译为“一种”。

家家:“须陀洹果”的圣人中,只须天界及人间总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须陀洹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为从人间的“家”生于天界的“家”、又从天界的“家”生于人间的“家”没几次就能涅槃,所以名为“家家”。

七有:即“须陀洹”,断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随法行: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法行”。

随信行: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信行”。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从人间命终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在“中”阴阶段“般涅槃”,所以名为“中般涅槃”。

无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无”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无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有行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先往生色界较低层次的天,命终后往生更高层次的天,甚至色界或无色界最高天而证得涅槃者。因为往更“上”层的天界“流”转后“般涅槃”,所以名为“上流般涅槃”。又译为“上流色究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从随信行开始到阿罗汉,每个阶段性成就都须要戒增上,因此成就随信行以上的果位,皆不堕恶道。

本经提到的各种修行阶位的意义,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向四果”。

(八二二)[0211a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摄持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细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摄持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细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学戒,令三学修习满足。何等为三?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戒学。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定满足,三昧满足,少于慧,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决定正”,宋、元、明、圣四本作“法决定”。

“彼”,宋、元、明三本作“于彼”。

[注解]

等受:平等受持,即完全地修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将修行的重心区分为戒定慧三学,是大致的分类,其他经中也有更为细部的次第列举,例如《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其中也包含戒定慧三学。

(八二三)[0211b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摄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住,满足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

“何等为增上戒?是比丘戒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贪、恚、痴薄,得一种子道。若彼地未等觉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觉者,得须陀洹,彼地未等觉者,得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得随信行,是名增上戒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定满足、少于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学。

“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学戒满足、定满足、慧满足。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增上慧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定”,圣本作“静”。

“行”,圣本作“门”。

宋、元二本无“于”字。

“觉”,圣本作“学”。

“明有”,大正藏作“明”,圣本作“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明有”。

“已”,大正藏作“是”,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对应经典]

 

(八二四)[0211c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上戒觉、上威仪学、上波罗提木叉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学者学戒时,  直道随顺行,
 专审勤方便,  善自护其心
 得初漏尽智,  次究竟无知
 得无知解脱,  知见悉已度。
 成不动解脱,  诸有结灭尽,
 彼诸根具足,  诸根寂静乐,
 持此后边身,  摧伏众魔怨。”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三”,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三”。[*]

大正藏无“上戒觉”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心”,大正藏原为“身”,今依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心”。

[注解]

上戒觉、上威仪学、上波罗提木叉学:好的戒的修学,好的威仪的修学,好的别解脱的修学。其中“戒觉”疑为“戒学”的讹误,“戒”音译“尸罗”,又有“清凉”的意义,“戒学”在这里可能较强调持戒而心(定)清净的层面;“威仪学”为行住坐卧有仪态而不损威德,在这里可能较强调持戒而身、口清净的层面;“波罗提木叉学”指持戒可解脱烦恼,在这里可能较强调持戒而智慧清净、得到解脱的层面。《四分律》作“增上威仪、增上净行、增上波罗提木叉”,《十诵律》作“增上威仪、增上毘尼、增上波罗提木叉”,也可对应到前面第823经的“具足戒住,善摄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

无知:这里特指“无”学圣者的了“知”;没有仍须知道的法。

不动解脱:指阿罗汉不会退失地解脱于贪爱等一切烦恼。

后边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生。

[对应经典]

 

(八二五)[0211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学戒多福利住,智慧为上,解脱坚固,念为增上。若比丘学戒福利,智慧为上,解脱坚固,念增上已,令三学满足。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学戒随福利,  专思三昧禅,
 智慧为最上,  现生之最后,
 牟尼持后边,  降魔度彼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注解]

学戒多福利住,智慧为上,解脱坚固,念为增上:持戒稳定地带来利益,其中智慧最重要,有坚固的解脱境界,都因念住而加强。这是说以念住守护身心,能从持戒开始,以智慧为前导,证得解脱。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八二六)[0211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诸比丘!何等为学戒随福利?谓大师为诸声闻制戒,所谓摄僧极摄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调伏恶人,惭愧者得乐住,现法防护有漏未来得正对治,令梵行久住。如大师已为声闻制戒,谓摄僧,乃至梵行久住。如是如是学戒者,行坚固戒、恒戒、常行戒、受持学戒,是名比丘戒福利。

“何等智慧为上?谓大师为声闻说法,大悲哀愍,以义饶益,若安慰、若安乐、若安慰安乐。如是如是大师为诸声闻说法,大悲哀愍,以义饶益,安慰安乐。如是如是于彼彼法、彼彼处,智慧观察,是名比丘智慧为上。

“何等为解脱坚固?谓大师为诸声闻说法,大悲哀愍,以义饶益,安慰安乐。如是如是说彼彼法。如是彼处如是彼处得解脱乐,是名比丘坚固解脱。

“何等为比丘念增上?未满足戒身者,专心系念安住,未观察者,于彼彼处智慧系念安住,已观察者,于彼彼处重念安住,未触法者,于彼彼处解脱念安住,已触法者,于彼彼处解脱念安住,是名比丘正念增上。”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学戒随福利,  专思三昧禅,
 智慧为最上,  现生最后边,
 牟尼持后边,  降魔度彼岸。”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尸婆迦修多罗,如后,佛当说。

如是阿难陀比丘及异比丘所问、佛问诸比丘三经,亦如上说。

[校勘]

“彼处如是”,宋本作“彼如是”,元、明、圣三本作“如是彼”。

[注解]

摄僧:引领、管理僧众,让僧众和睦相处。

极摄僧:很能引领、管理僧众,让僧众更和睦相处。

现法防护有漏:现世能够守护身心不起烦恼。

未来得正对治:得以对治未来将起的烦恼,让它不生起。

行坚固戒、恒戒、常行戒:持戒坚固不犯戒、永远持戒不弃舍、持戒不漏失且万一犯戒即忏悔。

如是彼处如是彼处得解脱乐:一一在那些地方获得解脱的快乐。例如不作恶事而能解脱于作恶的恶报,离于贪欲而能解脱欲界,离于寻伺而能超越初禅,乃至断除贪瞋痴而能解脱轮回。

未触法者:还没有亲身证得佛法的人。

尸婆迦修多罗:即卷三十五第976经,记载外道出家人尸婆迦请教佛陀如何修习,佛陀教他学戒定慧三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第一段提到受持学戒的利益,和律藏中说的“制戒十益”大同小异,“制戒十益”为:摄僧、极摄僧、令僧安乐、折伏无羞人、有惭愧人得安稳住、不信者令得信、已信者增益信、于现法中得漏尽、未生诸漏令不生、正法得久住。

(八二七)[0212a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种作田随时善作。何等为三?谓彼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诸比丘!然彼长者耕田、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长、果实、成熟,若明日、若复后日。’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长,果实成熟。修戒定慧不要想何时能解脱如是,比丘于此三学随时善学?谓善戒学、善意学、善慧学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若明日、若后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后日,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彼已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随彼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譬如,比丘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如是,比丘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譬如,比丘”,明本作“比丘譬如”,圣本作“比丘譬如比丘”。

“暖”,明本作“䐘”。

“爪”,大正藏作“瓜”,圣本作“尔”,今依宋、元、明三本修正为“爪”。

[注解]

田夫:农夫。

作田:种田应做的工作。

随时善作:随着时节作适当的农务。

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随着合适的时节耕田、随着合适的时节灌溉、随着合适的时节播种。

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后日,不起诸漏:有神奇的威力,能自动让我今天、明天、或后天就断尽烦恼。

伏鸡:孵卵的母鸡。

随时消息,冷暖爱护:顺应当时的情况给予照顾,让卵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以农夫耕田不会想着当天收成,时间到了,自然能够生成,譬喻修习戒定慧,不要想着立刻就能够解脱烦恼,持续修习,时间到了,自然能够成就。

(八二八)[0212b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驴随群牛而行,而作是念:‘我作牛声。’然其彼形亦不似牛,色亦不似牛,声出不似,随大群牛,谓己是牛,而作牛鸣,而去牛实远。如是,有一愚痴男子违律犯戒,随逐大众,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而不学习胜欲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随逐大众,自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其实去比丘大远。”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同蹄无角兽,  四足具声口,
 随逐大群牛,  常以为等侣。
 形亦非牛类,  不能作牛声,
 如是愚痴人,  不随系心念。
 于善逝教诫,  无欲勤方便,
 懈怠心轻慢,  不获无上道。
 如驴在牛群,  去牛常自远,
 彼虽随大众,  内行常自。”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牛”字。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己”。

“大”,大正藏原为“太”,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大”。

“上”,圣本作“为”。

“牛群”,大正藏原为“群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牛群”。

[注解]

乖:违背。

[对应经典]

 

(八二九)[0212c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尔时,尊者跋耆子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说过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令诸族姓子随欲而学。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随学而学。”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随时学三学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当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随时精勤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跋耆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诫、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如上说,乃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

 

[注解]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又称为“金刚国”,首都是毘舍离。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种族名。又译为拔耆、跋祇、跋阇。

随欲而学:随着自己想要修学的而修学,又译为“随学而学”。意义同于本卷其他经中的“自求学者而学”、“自随意所欲而学”。

随时学三学:时时刻刻学习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跋耆子尊者诵戒有困难,却表示可以随时学三学。三学包含了增上戒学,增上戒学包含了诵戒,怎么三学会比诵戒容易?”

从佛教律制经过时间的演进,或许可以了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对答几句就悟道了,也不会做任何坏事,因此一开始僧团还没有条列戒律,只须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导要善摄根门、守护身口意,自然就能断恶修善。这就是最早的“增上戒学”。

后来僧团愈来愈大、弟子愈来愈多后,龙蛇混杂而有各种状况。当弟子犯错后,即会制定对应的戒律以避免再犯,这叫做“随犯随制”,累积一条一条的戒律,最后比丘戒累积约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戒累积超过三百条戒。后来甚至有了“律师”的角色,因为几百条戒的开、遮、持、犯,各戒的缘起以及背后用意,都要背起来的话满不容易的。当时没有纸本书,全部要记在脑中,并不简单。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分的基础,就非得记得不可,但不是每个人的记性都这么好,全部要记起来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条戒,对于记性不好的人就成为沉重的负担。

在本经中,佛陀对跋耆子尊者讲述“三学”,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导:要守护身心、断恶修善,然后就能成就定、慧。先抓住大方向,提纲契领,之后再补上细节就容易了。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校勘]

圣本在“九”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4/09 18:3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02120780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