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的层次,也不只能成就定力、往生天界,更能成就智慧而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阶位可略分为四果,果位愈高,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
阶位 | 简称 | 轮回的束缚 |
---|---|---|
须陀洹果 | 初果 |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 | 二果 |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
阿那含果 | 三果 |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
阿罗汉果 | 四果 |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
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还区分为“(随)信行”、“(随)法行”这两种修行人,前者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后者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都能不堕恶道。
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证涅槃的速度,由慢到快可分为以下五种:
阿那含果中的阶位 | 轮回的束缚 |
---|---|
上流般涅槃 | 先往生于色界的初禅天(色界天中较低层次的),渐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层次的色究竟天而证得涅槃。 |
无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
有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
生般涅槃 | 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 |
中般涅槃 | 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 |
以下第886、892等经中即提到这些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