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讲究“止”与“观”:
“止”是专注于一对象(所缘)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力。“止”的程度,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区分为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如果想了解这些不同深浅的定,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以及卷二十九的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观”是洞察,依据佛法而观察事物的本质,能成就智慧。
实务上,根据法门的不同,修行止与观的次序会有所差异,如本卷第560经所归纳,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止后修观,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观后修止,有的修法可止观融合并行。以先着重修止后修观的法门为例,在修行次第上先着重修止,具备了初禅甚至四禅的定力之后,再以定力为基础修观、进而证悟。
《杂阿含经》“阿难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第556~558经及本卷第559~565经,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阿难尊者担任佛陀侍者长达二十五年,平日忙于帮佛陀打理大小杂事,直到佛陀涅槃后为了结集经典才精进证得阿罗汉。但他很早就证得初果,并且对于佛陀的说法都谨记在心,接下来的几经也记录了阿难尊者清楚分别止观的境界和归纳止观修行的次第,可见阿难尊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实修并颇有体悟,也难怪他在佛陀涅槃后能立刻证得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