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相应”的内容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本经即记载阿难尊者回答迦摩尊者的提问。

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有声、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触、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觉知。云何?尊者阿难!彼比丘为有想不觉知,为无想故不觉知?”

迦摩尊者拜访阿难尊者,互相问候请安、寒暄后在一边坐下,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真奇妙,一般人是有眼睛又有色境(而看到)、有耳根又有声境(而听到)、有鼻根又有香臭(而嗅到)、有舌根又有味道(而尝到)、有身根又有触境(而触碰到)、有意根又有讯息(而意识到),但有些修行人却在有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等)的状况下,能够不知觉。请问阿难尊者,这些修行人是有认知而不知觉外境,还是没有认知而不知觉外境?”

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即六个接收外境的感官,所接收的外境即为色、身、香、味、触、法,详见卷八的介绍。当感官在运作且有外境时,一般人自然会感受而知道外境,然后起各种反应。迦摩尊者则见到入定的出家人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对外界不起反应,如如不动地一路打坐到底,因此觉得很奇妙而询问阿难尊者背后的原理。

迦摩尊者提到的“想”在佛经中指人心里的“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要注意的是佛经用语中的“想”和现代用语中“想东想西”的“想”意义不太一样。“想阴”(想的积聚)是“五阴”之一,详见卷一的介绍。

迦摩尊者好奇这些修行人在入定而不受外界影响时,心中是否有想阴(取相;认知)的运作?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觉知,况复无想。”

阿难尊者回答他:“有认知(的定中)都能够不知觉外境了,何况是没有认知(的定中)。”

复问尊者阿难:“何等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禅,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迦摩尊者问阿难尊者:“什么情况是对于存在的事物有认知,却能够(对外境)不知觉?”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阿难尊者的回答中“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禅定时“初禅”的层次,是在持戒而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注意力投向打坐的所缘(例如观呼吸)、持续不断地将注意力摆在所缘上,最后心中会因为舍离于世俗五欲的粗重负担,而生起喜乐的感觉。

阿难尊者接着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禅……无所有入处具足住”是心更加专注的禅定层次。这些入定的层次仍有想的运作,但是心都持续不断地专心在所缘上,因此没知觉到所缘以外的外境。例如心无旁骛地观呼吸,因此没听到外界的噪音,这时仍对呼吸有取相、认知,但是不知觉其余外境。

“云何无想有法而不觉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忆念,无想心三昧身作证具足住,是名比丘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什么情况是对于存在的事物不去认知取相,而不知觉?”

阿难尊者所回答的“无想心三昧”即其他经中说的“无相三昧”,是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入了“无相三昧”的定境时,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等事物(“有法”),不会取相、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而不知觉外境。

“一切想不忆念”是描述入了“无相三昧”的定境时不念一切相,离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身作证具足住”的意思是“亲身体证且已稳固”,表示稳固地入了这个定境。

尊者迦摩比丘复问尊者阿难:“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迦摩尊者进一步追问阿难尊者:“如果修行人修到无相三昧,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佛陀说这是什么成就?有什么功用?”

阿难尊者回答他:“如果修行人修到无相三昧,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佛陀说这是出世间智慧的成就、出世间智慧的功用。”

佛教的“无相三昧”是一种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契合于佛法的“无相三昧”能够生起究竟解脱的智慧。

本经是两位高手对于入定境界的切磋探讨,还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大致知道原理即可,要亲自打坐入定后,这些探讨才对自己有实质意义。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