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及卷二十五,是《阿育王传》(又译为《阿育王经》)第一、二、五、十品的内容混杂入《杂阿含经》写本中,这种情况不时发生于古代经典的传抄过程,因为古代经卷以贝叶或竹简撰写,若有散落的情况,就会造成经卷的次序变动甚至经典之间某些章节的错置。

虽然《阿育王传》不是原先《杂阿含经》的内容,阿育王本身为公元前三世纪、佛灭百年左右的人物,比起佛经从口语流传转换至书写的时间还早许多,《阿育王传》的成书时间也甚早,因此有助于了解早期佛教流传的历史。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统治者,孔雀王朝是史上第一个统一印度的帝国,阿育王更成就了印度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时期。他原先性情暴恶,信奉佛教后痛改前非,以正法治国,为孔雀王朝的颠峰时期,并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政权,遣使弘化佛教的范围跨及亚洲、北非、欧洲地中海一带。但因为印度人没有撰写及保存史书的习惯,印度本土缺乏记录阿育王生平的典籍,除了近代出土的考古遗迹外,就属汉译的《阿育王传》对阿育王的记录最为丰富,因此《阿育王传》是印度史学者极为重视的典籍。

第604经为《阿育王传》〈本施土缘1〉、〈阿育王本缘2〉这二品的内容,当中除了记载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因缘、造八万四千佛舍利塔的经过,也整理了许多重要的佛教史迹和佛陀大弟子们最为人称道的事件。以下地图则标示出其中较重要的地名,方便同学们按图索骥。

由于本经内容较长,因此特别用斜体字标题分段,以方便阅读。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