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07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陀骠摩罗子,旧住王舍城,典知众僧饮食,床座随次差请,不令越次。

时,有慈地比丘频三过次麤食处,食时辛苦,作是念:“怪哉!大苦!陀骠摩罗子比丘有情故,以麤食恼我,令我食时极苦,我当云何为其作不饶益事?”

时,慈地比丘有姊妹比丘尼,名蜜多罗,住王舍城王园比丘尼众中。蜜多罗比丘尼来诣慈地比丘,稽首礼足,于一面住。慈地比丘不顾眄,不与语。蜜多罗比丘尼语慈地比丘:“阿梨!何故不见顾眄,不共言语?”

慈地比丘言:“陀骠摩罗子比丘数以麤食恼我,令我食时极苦,汝复弃我。”

比丘尼言:“当如何?”

慈地比丘言:“汝可至世尊所,白言:‘世尊!陀骠摩罗子比丘非法不类,共我作非梵行波罗夷罪。’我当证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说。’”

比丘尼言:“阿梨[*]!我当云何于梵行比丘所,以波罗夷谤?”

慈地比丘言:“汝若不如是者,我与汝绝,不复来往言语、共相瞻视。”

时,比丘尼须臾默念,而作是言:“阿梨[*]!欲令我尔,当从其教。”

慈地比丘言:“汝且待我先至世尊所,汝随后来。”

时,慈地比丘即往稽首,礼世尊足,退住一面。蜜多罗比丘尼即随后至,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一何不善不类陀骠摩罗子,于我所作非梵行,波罗夷罪。”

慈地比丘复白佛言:“如妹所说,我先亦知。”

尔时,陀骠摩罗子比丘即在彼大众中。

尔时,世尊告陀骠摩罗子比丘:“汝闻此语不?”

陀骠摩罗子比丘言:“已闻,世尊!”

佛告陀骠摩罗子比丘:“汝今云何?”

陀骠摩罗子白佛:“如世尊所知,如善逝所知。”

佛告陀骠摩罗子:“汝言如世尊所知,今非是时,汝今忆念,当言忆念;不忆念,当言不忆念。”

陀骠摩罗子言:“我不自忆念。”

尔时,尊者罗睺罗住于佛后,执扇扇佛,白佛言:“世尊!不善不类,是比丘尼言:‘尊者陀骠摩罗子共我作非梵行。’慈地比丘言:‘如是,世尊!我先已知,如妹所说。’”

佛告罗睺罗:“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若蜜多罗比丘尼来语我言:‘世尊!不善不类罗睺罗,共我作非梵行,波罗夷罪。’慈地比丘复白我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说,我先亦知’者,汝当云何?”

罗睺罗白佛:“世尊!我若忆念,当言忆念;不忆念,当言不忆念。”

佛言:“罗睺罗!愚痴人汝尚得作此语,陀骠摩罗子清净比丘,何以不得作如是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当忆念,蜜多罗比丘尼当以自言灭,慈地比丘僧当极善呵谏教诫:‘汝云何见?何处见?汝何因往见?’”世尊如是教已,从座起,入室坐禅。

尔时,诸比丘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忆念,蜜多罗比丘尼与自言灭,慈地比丘极善呵谏教诫言:“汝云何见?何处见?何因往见?”

如是谏时,彼作是言:“彼陀骠摩罗子不作非梵行,不犯波罗夷,然陀骠摩罗子比丘三以麤恶食恐怖,令我食时辛苦。我于陀骠摩罗子比丘爱恚痴怖,故作是说,然陀骠摩罗子清净无罪。”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至大众前敷座而坐。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于陀骠摩罗子比丘所忆念持,蜜多罗比丘尼与自言灭,慈地比丘极善呵谏,乃至彼言:‘陀骠摩罗子清净无罪。’”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愚痴?以因饮食故,知而妄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能舍一法,  知而故妄语,
 不计于后世,  无恶而不为。
 宁食热铁丸,  如炽然炭火,
 不以犯禁戒,  而食僧信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陀骠摩罗子”,巴利本作 Dabba Mallaputta。

“慈地”,巴利本作 Mettiyabhummajakā。

“蜜多罗”,巴利本作 Mettiyā。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暗梨”,圣本作“阿阇梨”。[*]

“汝”,宋、元、明、圣四本作“如”。

“妹”,大正藏原为“姝”,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妹”。[*]

“言”,宋、元、明、圣四本作“告”。

[注解]

陀骠摩罗子:比丘名,少年出家后证阿罗汉,得六神通,在王舍城负责为僧团分派、管理卧具、饮食,不曾有任何私心,佛陀称赞他“能广劝率,施立斋讲;安造房室,与招提僧”第一。又译作“陀骠”、“陀罗骠摩罗子”、“陀罗婆摩罗”、“小陀罗婆摩罗”。

典知:“典”、“知”均为“掌管”、“主持”之义。

慈地比丘:依南传《善见律》,慈地比丘为六群比丘中第一恶者。南北传律部均记载,他多次诽谤陀骠摩罗子。

频三过次:三番两次。

麤食:粗糙的食物。又译为“麤疏食”。

顾眄:转头看。“眄”指邪视(斜视??),读音同“免”。
(注:“邪”为“斜”之本字,如“目不邪视”不一定是不看邪恶之事。现在两字意义已经某种程度分化,623经中的“顾眄”是用“邪视”。如要修正,应两经统一。 教育部字典中“眄”解释是写作“斜视”。 ywliu)

不类:坏、不善。

波罗夷:为音译,义译为“驱摈”,为戒律中最严重罪,犯该戒的僧众会被逐出僧团。

不忆念:不记得有这件事。

不善不类:

自言灭:指蜜多罗比丘尼妄语诬陷陀骠摩罗子比丘做非法梵行(自言),应被逐出僧团、削除僧籍(灭摈)。

极善呵谏教诫:

信施:基于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慈地比丘觉得陀骠摩罗子比丘给他吃的食物三番两次都很难吃,以为陀骠摩罗子比丘是故意针对他的,而串通他的姊妹蜜多罗比丘尼陷害陀骠摩罗子比丘,诬告他性侵蜜多罗比丘尼。

陀骠摩罗子比丘早就证阿罗汉了,并不在意被诬告,因此只说:“佛陀知道的。”也没辩驳。佛陀知道陀骠摩罗子比丘没犯戒,但为了僧团的管理,而公开问他是否真有此事?他才说没有。

罗睺罗尊者一开始不知道这是诬告,而跟着骂性侵的行为真不像话,于是佛陀告诉大众其实是慈地比丘及蜜多罗比丘尼妄语,并呵责妄语的恶行。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