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07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于后夜时至拓[*]补河边,脱衣置岸边,入水洗浴。浴已,还上岸,著一衣,待身干。
时,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拓[*]补河侧,问比丘言:“比丘!比丘!此是丘冢①,夜则起烟,昼则火然,彼婆罗门见已而作是言:‘坏此丘冢,发掘者智,持ⓐ以刀剑。’又见大龟,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大龟,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氍氀②,婆罗门见已,作此言:‘却此氍氀,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肉段③,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肉段,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屠杀,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坏是屠杀处,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楞耆④,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楞耆,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二道⑤,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二道,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门扇,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门扇,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大龙,婆罗门见已,作是言:‘止!勿却大龙,应当恭敬。’比丘!汝来受此论,往问世尊,如佛所说,汝随受持。所以者何?除如来,我不见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于此论心悦乐者,若诸弟子从我所闻,然后能说。”
尔时,比丘从彼天所闻此论已,往诣世尊,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天子所问诸ⓑ论广问世尊:“云何为丘冢?云何为夜则起烟?云何为昼则火然?云何是婆罗门?云何发掘?云何智者?云何刀剑?云何为大龟?云何氍氀?云何为肉段?云何为屠杀处?云何为楞耆?云何为二道?云何为门扇?云何为大龙?”
佛告比丘:“丘冢者,谓众生身,麤四大色父母遗体,抟ⓒ食、衣服、覆盖、澡ⓓ浴、摩饰、长养,皆是变坏磨灭之法。夜起烟者,谓有人于夜时起,随觉随观。昼行其教,身业、口业。婆罗门者,谓如来、应、等正觉。发掘者,谓精勤方便。智士者,谓多闻圣弟子。刀剑者,谓智慧刀剑。大龟者,谓五盖⑥。氍氀者,谓忿恨。肉段者,谓悭愱。屠杀者,谓五欲功德⑦。楞耆者,谓无明。二道,谓疑惑。门扇者,谓我慢。大龙者,谓漏尽罗汉。如是,比丘!若大师为声闻所作,哀愍悲念,以义安慰,于汝已作,汝等当作所作,当于曝ⓔ露、林中、空舍、山泽、岩窟,敷草树叶,思惟禅思,不起放逸,莫令后悔,是则为我随顺之教。”即说偈言:
“说身为丘冢, 觉观夜起烟,
昼业为火然, 婆罗门正觉。
精进勤发掘, 黠慧明智士ⓕ,
以智慧利剑, 厌离胜进者。
五盖为巨龟, 忿恨为氍氀,
悭愱为肉段, 五欲屠杀处。
无明为楞耆, 疑惑于二道,
门扇现我慢, 漏尽罗汉龙。
究竟断诸论, 故我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持”,宋、元二本作“摄”。
ⓑ “诸”,宋本作“讯”。
ⓒ “抟”,宋、元、圣三本作“揣”。
ⓓ “澡”,圣本作“渗”。
ⓔ “曝”,元、明二本作“暴”。
ⓕ “士”,圣本作“上”。
[注解]
① 丘冢:坟墓。
② 氍氀:读音同“渠驴”,毛织品、毛织的地毯。
③ 肉段:又名闭尸,指第三周的胎儿。但此经指一⻑条肉;如杂阿含经卷十九第五一〇经:“我于路中见一大身众生,举身无皮,纯一肉段,乘空而行”。
④ 楞耆:毒虫。
⑤ 二道:岔路。
⑥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⑦ 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种欲”。
[对应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