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08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时,有异比丘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于其路边,住一树下,起不善觉,以依恶贪

尔时,世尊见彼比丘住一树下,以生不善觉,依恶贪嗜,而告之曰:“比丘!比丘!莫种苦种,而发熏生臭,汁漏流出。若比丘种苦种子,自发薰生臭,汁漏流出者,欲令不竞集者,无有是处。”

时,彼比丘作是念:“世尊知我心之恶念。”即生恐怖,身毛皆竖

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毕,还精舍,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晡时从禅觉,至于僧中,于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比丘住于树下,以生不善觉,依恶贪嗜。我时见已,即告之言:‘比丘!比丘!莫种苦种,发熏生臭,恶汁流出。若有比丘种苦种子,发熏生臭,恶汁流出,蛆[*]蝇不集,无有是处。’时,彼比丘即思念:‘佛已知我心之所念。’惭愧恐怖,心惊毛竖,随路而去。”

时,有异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云何苦种?云何生臭?云何汁流?云何蛆[*]蝇?”

佛告比丘:“忿,名曰苦种。五欲功德,名为生臭。于六触入处不摄律仪,是名汁流。谓触入处不摄已,贪、忧、诸恶不善心竞生,是名蛆[*]蝇。”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耳目不防护,  贪欲从是生,
 是名为苦种。  生臭汁潜流,
 诸觉观气味,  依于恶贪嗜,
 聚落及空处,  若于昼若夜,
 远离修梵行,  究竟于苦边,
 若内心寂静,  决定谛明了
 卧觉常安乐,  诸恶蛆[*]蝇灭,
 正士所习近,  善说贤圣路。
 了知八正道,  不还更受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奈”。*

“熏”,圣本无“熏”字。

大正藏无“薰”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蛆”,宋、圣二本作“疽”。*

“以”,圣本作“坐”。

[注解]

不善觉:不好的念头。这里“觉”是“寻”的旧译,是投向的注意力。

恶贪:严重的贪欲。

贪嗜:即贪欲。“嗜”即喜爱、贪求。

苦种:使人苦恼的来源。种子,指原因、来源。经文指,忿、怒、烦、怨。 

生臭:这里指由忿怒烦怨所引起的苦恼情绪。 

蛆蝇:蛆,是幼虫;蝇,是成虫。此处用来比喻贪、忧等不善心,一个一个的出生、增长。 

汁流:此处指在乞食时,没有摄心,持守威仪。放纵不善心,好像汤汁从发臭的物品流出来。 

忿:愤怒。(忿怒烦怨:忿、怒、怨皆为瞋心的表现。“忿”与“怒”同义,偏向内心的不满表现于外;“怨”则偏向内心的不满抱着不放。“烦”为内心躁动不安,能引发瞋心。)

怒:比忿更强烈生气的情绪。 

烦:热头痛,所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怨:轻微的恨情绪。埋怨、抱怨。 

六触入处: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决定谛明了:确定、真实不虚地明白了知。“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对于有修行止观的人,可以发现享受五欲虽然快乐,却也时时有苦。以享受米其林五星级美食为例,想要美食的当下,这个渴望就有“求不得苦”;享受美食的当下,在色香味俱全麻痹感官的背后是“五阴炽盛苦”;享受完美食,吃完了,则是“爱别离苦”。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