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0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鞞舍离国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离车名摩诃利,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见天帝释不?”

佛答言:“见。”

离车复问:“世尊!见有鬼似帝释形以不?”

佛告离车:“我知天帝释,亦知有鬼似天帝释,亦知彼帝释法,受持彼法缘故,得生帝释处。离车!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乃至行平等舍。”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供养于父母,  及家之尊长,
 柔和恭逊辞,  离麁言两舌。
 调伏悭悋心,  常修真实语,
 彼三十三天,  见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  当来生此天。”

佛说此经已,时摩诃利离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鞞舍离”,巴利本作 Vesāli。

“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i。

“摩诃利”,巴利本作 Mahāli。

[注解]

鞞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按:“鞞舍离”一词之后的“国”或“城”为汉译者所加,梵文或巴利经文中通常不区分地名为国名或城名,汉译地名则常见“国”和“城”混用的状况。另译为“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离车: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见有鬼似帝释形以不:会不会是见到形似天帝释的鬼,而以为是天帝释?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有夜叉鬼,状似帝释,世尊所见将无是彼夜叉鬼耶?”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那必定是看起来像释天者,大德!因为天帝释是难见的”。

平等舍:平等地施舍。又译为“平等施”、“等施一切”、“等心行施”、“等心普施”、“平等心而以惠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佛陀能否看到天帝释?

摩诃利问了一个表面的问题:佛陀能否看到天帝释?

佛陀不只能看到天帝释,还知道天帝释为何能成为天帝释的因缘:奉行七法,生忉利天。

  • 看似天帝释的鬼?

有同学提问:“为什么会有看似天帝释的鬼?以天帝释的福德,应该具备三十二大人相,为什么会像鬼?”

鬼类可以变化身形,并且有他心通,能察觉来者内心的期待,从而改变自身形貌,以符合对方的预期。

自古以来,就常有鬼类变形冒充神祇乃至佛菩萨,以享受香火供奉。这也是为何通灵人会见到孙悟空等虚构的神祇,信以为真。

天帝释自古便是印度广为人知的神祇,自然也有许多假扮他的鬼类。由于天帝释相对于俗人是高高在上的神祇,普通人难以见到,多数所见的往往是那些假冒天帝释的鬼类。因此,不清楚佛陀能力的摩诃利,才会询问佛陀所见的是否只是形似天帝释的鬼。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