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4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有尼干子七人、阇祇罗七人、一舍罗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门外。

时,波斯匿王遥见斯等彷徉门外,即从座起,往至其前,合掌问讯,三自称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萨罗王。”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称姓名,合掌问讯?”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斯等则是。’”

应谨慎辨别是否为阿罗汉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当用智慧,不以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辨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卒识,须自思惟,智慧观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理,言:‘久相习,观其戒行,乃至见说知明。’我有家人,亦复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国,而复来还,舍其被服,还受五欲。是故当知世尊善说,应与同止,观其戒行,乃至言说知有智慧。”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不以见形相,  知人之善恶,
 不应暂相见,  而与同心志,

 有现身口密,  俗心不敛摄。
 犹如𨱎石铜,  涂以真金色,
 内怀鄙杂心,  外现圣威仪,
 游行诸国土,  欺诳于世人。”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尼干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阇祇罗”,巴利本作 Jaṭila。

“一舍罗”,巴利本作 Ekasāṭaka。

“三”,元、明二本作“王”。

“终”,大正藏原为“洛”,元本作“络”,明、圣二本作“终”,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终”。

“慕”,大正藏原为“莫”,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慕”。

“辨”,大正藏原为“辩”,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辨”。圣本作“能辩”。

“须自”,大正藏原为“当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须自”。

“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圣本、高丽藏二本改作“知”。

“现”,圣本作“见”。

“经”,宋、元、明三本作“语”。

[注解]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审谛:仔细考察。

终慕:“终天之慕”,指终身的思慕、敬仰。此处指须细察对方,不可仅有终身的敬仰。

交契:交情。

计挍:即“计较”。

𨱎石铜:“𨱎石”即“黄铜”,是红铜及锌的合金,颜色似黄金。“𨱎”读音同“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真修行人?

波斯匿王见到几位行苦行的外道就拜,认为他们是阿罗汉。

佛陀则告诫他:“你又没有他心智,怎么知道他们是阿罗汉?”

佛陀教导波斯匿王,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

本经的各对应经典中所教的方法,整理于下表:

译本 《杂阿含经》第1148经 《别译杂阿含经》第71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拘萨罗相应3〉第11经结发行者经
观察一 亲近观其戒行。 持戒破戒;净行不净。 共住而知其戒、知其清净。
观察二 经诸苦难,堪能自辨。 若其父母,亲里眷属,有死亡者;若遭厄难,为人强逼,令行杀害,或为女人私处逼迫,而不犯戒。 灾祸能知其刚毅。
观察三 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 欲试其智,听其所说。 交谈能知其慧。
样本数 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终慕;当用智慧,不以不智。 如共久处,用意观察,尔乃可知。 长时间而非暂时,以作意而非不作意,以有慧者而非劣慧者。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没有贪、瞋、痴,是否相应于戒、定、慧。

纵使没有他心智,善于观察的人还是能辨别来人的善恶,如孔子也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不要随便相信人

本经偈颂:“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不只能作为拜师求法的提醒,也可作日常生活识人的参考。

许多信仰宗教的人心性单纯,容易相信人,但佛陀反而告诫弟子,纵使是大师,也不要随便相信,要以智慧作判断。

  • 默认仍是大妄语

让人以为自己已证圣果圣法,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必堕地狱。

如果有人传说某人是圣人,某人其实未证圣果却不澄清,而默认了,是否仍犯大妄语戒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十诵律》卷五十九:“有人问比丘言:“汝是阿罗汉不?[……]”若默然受,得偷兰遮(大罪)。”(CBETA, T23, no. 1435, p. 439, b8-10)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