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6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云何为尸罗①? 云何正ⓐ威仪?
云何为功德? 云何名为业?
成就何等法, 罗汉婆罗门?”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宿命忆念智②, 见生天恶趣③,
得诸受生尽, 牟尼明决定。
知心善解脱, 解脱一切贪,
具足于三明, 三明婆罗门。”
佛说此经已,异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校勘]
ⓐ “正”,元本作“三”。
[注解]
① 尸罗:清凉,佛教引申指“净戒”,因为戒能让人避免造引起热恼的恶业。
② 宿命忆念智:指宿命通。
③ 见生天恶趣:指天眼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古代婆罗门教传统的三明是指祖上七代的血统清净、诵诸经典、容色端正。
这位婆罗门或许也依据传统,而询问佛陀关于三明婆罗门(“罗汉婆罗门”)的条件:
- 该什么清净?(“尸罗”,婆罗门教认为该七代血统清净。)
- 该内修什么功德及业?(“云何为功德?云何名为业?”婆罗门教认为该诵诸闱陀经典。)
- 以及外在该有什么仪态?(“正威仪”,婆罗门教认为是“容色端正”。)
而佛陀的回答则导向佛教的三明的定义,即以宿命明替代宿世的血统,漏尽明替代内在的诵诸闱陀经典,天眼明替代外在的容色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