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0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遮罗①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至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洗足毕,举衣钵,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遮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
“觉受生为乐, 生服受五欲,
为谁教授ⓑ汝, 令厌离于生。”
时,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作恐怖?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而来至ⓒ此,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生者必有死, 生则受诸苦,
鞭打诸恼苦, 一切缘生有。
当断一切苦, 超越一切生,
慧眼观圣谛, 牟尼所说法。
苦苦②及苦集ⓓ, 灭尽离诸苦,
修习八正道, 安隐趣涅槃。
大师平等法③, 我欣乐彼法,
我知彼法故, 不复乐受生。
一切离爱[*]喜, 舍一切暗冥,
寂灭以作证, 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 自当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授”,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授”。
ⓒ “至”,宋、元、明、圣四本作“到”。
ⓓ “集”,宋、元、明三本作“业”。
[注解]
① 遮罗: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舍利弗家有四兄弟、三姊妹出家学佛,三姊妹包括遮罗、优波遮罗、尸利沙遮罗。
② 苦苦:(术语)梵语Duḥkha-duḥkhatā之译。三苦之一。苦众生身心之苦,从饥饿疾病风雨寒热鞭打劳役等苦缘而生之苦也。大乘义章三曰:“从彼苦缘逼而生恼,名为苦苦。刀杖等缘能生内恼,说之为苦。从苦生苦,故曰苦苦。”法界次第中之下曰:“苦受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也。”(?)
③ 大师平等法:佛陀所教的没有执著的法。
[对应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