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1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尼拘律想ⓐⓑ①住于旷ⓒ野禽兽住处②,尊者婆耆舍出家未久。有如是威仪:依聚落城邑住,晨朝着衣持钵,于彼聚落城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摄心系念。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毕,入室坐禅,速从禅觉,不着乞食③。而彼无有随时教授、无有教诫ⓓ者,心不安乐,周圆隐覆,如是深住④。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不得利,难得非易得。我ⓔ不随时得教授、教诫[*],不得欣乐,周圆隐覆心住。我今当赞叹自厌之偈ⓕ。”即说偈言:
“当舍乐不乐, 及一切贪觉,
于邻ⓖ⑤无所作, 离染名比丘。
于六觉心想⑥, 驰骋于世间,
恶不善隐覆, 不能去皮肤⑦,
秽污乐于心, 是不名比丘。
有余缚所缚, 见闻觉识⑧俱,
于欲觉悟者, 彼处不复染,
如是不染者, 是则为牟尼。
大地及虚空, 世间诸色像,
斯皆磨灭法, 寂然自决定。
法器久修习, 而得三摩提ⓗ⑨,
不触不谄伪, 其心极专至。
彼圣久涅槃, 系念待时灭⑩。”
时,尊者婆耆舍说自厌离偈,心自开觉,于不乐等开ⓘ觉已,欣乐心住。
[校勘]
ⓐ “想”,大正藏原为“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 “旷”,圣本作“广”。
ⓓ “诫”,圣本作“戒”。[*]
ⓔ “我”,宋、元、明三本作“非”。
ⓕ “偈”,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 “邻”,圣本作“怜”。
ⓗ “三摩提”,巴利本作 Samāhita。
ⓘ “开”,圣本作“闻”。
[注解]
① 尼拘律想:比丘名,是婆耆舍尊者的老师(参见本卷第1221经),本名“想”,因为在尼拘律树下证得阿罗汉而得到“尼拘律”称号。又译为“尼瞿陀劫波”。
② 旷野禽兽住处:古印度国名、城名,在舍卫城以南二百多公里的恒河沿岸,位于佛陀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的路途中。又译为“旷野”,音译为“阿逻鞞”、“阿罗毘”。
③ 速从禅觉,不着乞食:很快从禅定中起来,不贪著吃饭。此句《杂阿含经》的经文可能有讹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至夕夜,或至翌日早(拖钵前)皆不出户门”。
④ 而彼无有随时教授、无有教诫者,心不安乐,周圆隐覆,如是深住:尼拘律想尊者没有时常教授佛法、教诫婆耆舍比丘,因此婆耆舍比丘的心没有得到安乐,心被烦恼所覆盖,深陷在这样的状况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其时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⑤ 邻:邻近的人事物,也就是能攀缘的人事物。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烦恼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林”。
⑥ 于六觉心想:心念投向于色、声、香、味、触、法而起各种想法。此处的“觉”为“寻”的旧译。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第六意出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而依止六十者有寻”。
⑦ 恶不善隐覆,不能去皮肤:隐藏覆盖自己恶的、不善的事情,而不能发露(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忏悔。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无这句。
⑧ 见闻觉识:看、听、感觉、知道。又译为“见、闻、觉、知”,其中“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舌身三识的作用,“识(知)”是意识的作用。
⑨ 三摩提: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昧,义译为正定、正受。
⑩ 彼圣久涅槃,系念待时灭:这样的圣人久已灭除烦恼,正念系心直到灭度的时候。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虽求念存身,为有所利益,若能如是者,同彼入涅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贤达寂静道,牟尼依涅槃,以灭除烦恼,待般涅槃时”。
[对应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