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20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为比丘众说四圣谛相应①法,谓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②、此苦灭圣谛③、此苦灭道迹圣谛④。
时,尊者婆耆舍在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面前赞叹拔箭之譬。”如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欲有所说。唯然,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
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我今敬礼佛, 哀愍诸众生,
第一拔利箭, 善解治众病。
迦露⑤医投药, 波睺罗⑥治药ⓑ,
及彼瞻婆耆⑦, 耆婆⑧医疗病ⓒ。
或有病小瘥ⓓ, 名为善治病,
后时病还发, 抱病遂至死。
正觉大医王, 善投众生药,
究竟除众苦, 不复受诸有。
乃至百千种, 那由他⑨病数,
佛悉为疗治, 究竟于苦边。
诸医来会者, 我今悉告汝,
得甘露法药, 随所乐而服。
第一拔利箭, 善觉知众病,
治中之最上, 故稽首瞿昙。”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 “治药”,圣本作“医药”。
ⓒ “病”,圣本作“治”。
ⓓ “瘥”,大正藏原为“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注解]
① 相应:这里指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应。
②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③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④ 苦灭道迹圣谛:圣者所证的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⑤ 迦露:古印度名医的名字。
⑥ 波睺罗:名医的名字,另音译作“婆呼卢”。
⑦ 瞻婆耆: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译作“瞻毘”,和“耆婆”为两位名医。
⑧ 耆婆:优婆塞名,王舍城的良医。又译为“耆域”、“耆婆伽”。
⑨ 那由他:数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当大的数目。
[对应经典]
-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18经。 (应该是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第254经。 才对?? yw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