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2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王舍城中有一士夫,贫穷辛苦,而于ⓑ佛、法、僧,受持禁戒①,多闻广学,力行惠施,正见成就②。彼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生三十三天,有三事胜于余三十三天。何等为三?一者天寿③,二者天色④,三者天名称⑤。诸三十三ⓒ天见是天子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天名称胜。
余诸天见已,往诣天帝释所,作如是言:“憍尸迦⑥当知,有一天子始生此天,于先诸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
时,天帝释告彼天子:“诸仁者!我见此人于王舍城作一士夫,贫穷辛苦,于如来法、律得信向心,乃至正见成就。身坏命终,来生此天,于诸三十三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时,天帝释即说偈言:
“正信于如来, 决定不倾动,
受持真实戒, 圣戒无厌者。
于佛心清净, 成就于正见,
当知非贫苦, 不空而自活。
故于佛法僧, 当生清净信,
智ⓓ慧力增明, 思念佛正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迦兰陀”,巴利本作 Kalandaka。
ⓑ “于”,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三”,元本作“二”。
ⓓ “智”,圣本作“知”。
[注解]
① 禁戒:戒律,例如五戒。
② 正见成就:具足正确的见解。此处的“正见”可能特指“世间正见”,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9经:“正见成就,不颠倒见,有施、说,有报,有福,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CBETA, T02, no. 99, p. 272, a3-6) 详见卷四的导读。
③ 天寿:此天人的寿命。
④ 天色:天人的容貌身材外表等。
⑤ 天名称:此天人的名字。
⑥ 憍尸迦:天帝释的姓。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载的穷人,修行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天)当中的前五个,具有正确的见解,因而升天,而且较其他天众来得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