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3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舍卫国有长者,名摩诃男,命终无有儿息。波斯匿王以无子、无亲属之财,悉入王家①。波斯匿王日日挍阅②财物,身蒙尘土,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从何所来?身蒙尘土,似有疲倦ⓐ。”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此国长者摩诃男,命终有无子之财,悉入王家。瞻视料理,致令疲劳,尘土坌身,从其舍来。”
佛问波斯匿王:“彼摩诃男长者大富多财耶?”
波斯匿王白佛:“大富,世尊!钱财甚多,百千巨亿金银ⓑ宝物,况复余财!世尊!彼摩诃男在世之时,麤衣恶食……”如上广说。
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诃男过去世时,遇多迦罗尸弃辟支佛ⓒ,施一饭食,非净信心,不恭敬与,不自手与,施后变悔,言:‘此饭食自可供给我诸仆使,无辜持用,施于ⓓ沙门!’由是施福,七反往生三十三天,七反生此舍卫国中最胜族姓,最富钱财。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手自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在所生处,虽得财富,犹故受用麤衣、麤食、麤弊卧具、屋舍、车乘,初不尝得③上妙色、声、香、味、触,以自安身。
“复次,大王!时,彼摩诃男长者杀其异母兄,取其财物,缘斯罪故,经百千岁,堕地狱中,彼余罪报生舍卫国,七反受身,常以无子,财没入王家。大王!摩诃男长者今此寿终,过去施报尽,于此身,以彼悭贪,于财放逸,因造过恶,于此命终已,堕地狱受极苦恼。”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摩诃男长者命终已,入地狱受苦痛耶?”
佛言:“如是,大王!已入地狱。”
时,波斯匿王念彼垂ⓔ泣,以衣拭泪,而说偈言:
“财物真金宝, 象马庄严具,
奴婢ⓕ诸僮使, 及诸田宅等。
一切皆遗弃, 裸神独游往,
福运数已穷, 永舍于人身。
彼今何所有, 何所持而去,
于何事不舍, 如影之随形。”
尔时,世尊即ⓖ说偈答王ⓗ:
“唯有罪福业, 若人已作者,
是则己之有, 彼则常持去。
生死未曾舍, 如影之随形,
如人少资粮, 涉远遭苦难。
不修功德者, 必经ⓘ恶道苦,
如人丰资粮, 安乐以远游。
修德淳厚者, 善趣长受乐,
如人远游行, 岁久安隐归。
宗亲善知识, 欢乐欣集会,
善修功德者, 此没生他世。
彼诸亲眷属, 见则心欢喜,
是故当修福, 积集期ⓙ永久。
福德能为人, 建立他世乐,
福德天所叹, 等修正行故。
现世人不毁, 终则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 “倦”,大正藏原为“惓”,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倦”。
ⓑ “银”,大正藏原为“钱”,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银”。
ⓒ “多迦罗尸弃辟支佛”,巴利本作 Tagarasikkhi paccekabuddha。
ⓓ “于”,明本作“与”。
ⓔ “垂”,大正藏原为“悲”,宋、元、明三本作“垂”,圣本作“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垂”。
ⓕ “婢”,大正藏原为“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婢”。
ⓖ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王”,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王”。
ⓘ “经”,圣本作“迳”。
ⓙ “期”,圣本作“斯”。
[注解]
① 悉入王家:纳入国库。
② 挍阅:检视、清点。
③ 初不尝得:从来不曾得到。这里的“初”是从来、始终的意思,用于否定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从本经可见佛陀不主张在家居士过度节俭以自苦,而是要正确地使用财物,以自利利他;反之,像摩诃男长者的过度节俭以自苦是“非净信心,不恭敬与,不自手与,施后变悔”而造成的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