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4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当专心方便,随时思惟三相。随时思惟三相,不偏其中一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

“以彼比丘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故,心则正定,尽诸有漏。如巧金师、金师弟子以生金著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韛,随时水洒,随时俱舍。若一向鼓韛[*]者,即于是处生金焦尽。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是故,巧金师、金师弟子于彼生金随时鼓韛[*],随时水洒,随时两舍。如是生金,得等调适,随事所用。如是,比丘!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乃至漏尽。”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随时思惟”,宋、元、明三本作“思惟随时”。

“韛”,明本作“鞴”。[*]

[注解]

扇韛:以风箱吹风。“韛”是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俗称风箱,读音同“拜”。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讲说如何调整以让心达到正定的方法,随时思惟的三相如下图所示:

《长阿含经》卷八第9经众集经也有提到这三相:“复有三法,谓三相:止息相、精勤相、舍相。”(CBETA, T01, no. 1, p. 50, b2-3)

只去修行“止”不加作意,则不行于道,其行不得成就;只修“举”,不加观察,燥动前进,离于经轨,其行不得成就;只修“舍”于动静间无有作用,其行不得成就。

  • 炼金的譬喻 vs 七觉支的对治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14经提到,七觉支的修行虽然有次第,不过也能弹性增减,以便在不同的学习状况下产生适当的对治。也能和本经的炼金譬喻相对照。

本经,炼金的譬喻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14经,七觉支的对治 《中阿含经》卷一〈七法品1〉第1经善法经,比丘知时
小火的时候(心微劣犹豫) 要搧风点火增温:随时思惟“举相”,以免金子太硬。要加干柴增温:应对治以“择法、精进、喜”觉支 知时修高相
大火的时候(掉心犹豫) 要洒水降温:随时思惟“止相”,以免金子烧焦。要加焦炭降温:应对治以“猗、定、舍”觉支 知时修下相
火刚好的时候 要保持现状:随时思惟“舍相”。但也不能一直什么都不做,以免金子不熟。 念觉分,一切兼助 知时修舍相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