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52经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离车ⓑ子③常枕木枕④,手足龟坼⑤,疑畏莫令摩竭陀王阿阇世毘提希子ⓒ⑥得其间便⑦。是故,常自警ⓓ策,不放逸住;以彼不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阇世毘提希子不能伺求⑧得其间便。于未来世,不久,诸离车子恣乐无事,手足柔软,缯纩⑨为枕,四体安卧,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阇世毘提希子得其间便。
“如是,比丘精勤方便,坚固堪能,不舍善法,肌肤损瘦⑩,筋连骨立。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精进,常摄其心,不放逸住。以不放逸住故,魔王波旬不得其便。
“当来之世,有诸比丘恣乐无事,手足柔软,缯纩为枕,四体安卧,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恶魔波旬伺得其便。是故,比丘!当如是学:‘精勤方便,乃至不得未得,不舍方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鞞舍离”,巴利本作 Vesāli。
ⓑ “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ī。
ⓒ “摩竭陀王阿阇世毘提希子”,巴利本作 Māgadha Ajātasattu Vedehiputta。
ⓓ “警”,大正藏原为“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警”。
[注解]
① 鞞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祇国又称为鞞舍离国。另译为“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② 重阁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高楼台观”、“大林精舍”。
③ 离车子:离车族人。“离车”是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④ 枕木枕:睡在圆木作成的枕头上。
⑤ 手足龟坼:手脚的皮肤龟裂。“坼”读音同“彻”。
⑥ 阿阇世毘提希子:即阿阇世王,优婆塞名,摩竭陀国王舍城的统治者,父亲是频婆娑罗王,母亲是韦提希(毘提希)夫人,在怀胎时命相师都说此儿会害其父,因此名为阿阇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结怨”。长大后被立为太子,却结交恶友提波达多,囚禁父母,自立为王,并吞诸小国,建立统一印度的基础,并与波斯匿王交战数次。后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成为佛教的大护法,并在佛灭后护持第一次的经典结集。又译为“韦提希子阿阇世”。
⑦ 得其间便:乘虚而入。
⑧ 伺求:窥伺守候而找机会征讨。
⑨ 缯纩:“缯”是丝织品的总称,读音同“增”;“纩”是棉絮,读音同“况”。
⑩ 损瘦:消瘦。
[对应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