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33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住林中,入昼[*]正受,心起不善觉①,依于恶贪②。
时,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心生不善觉,依于恶贪,我今当往开悟之。”
时,彼天神即说偈言:
“其心欲远离, 止ⓑ于空闲林,
放心随外缘, 乱想而流驰。
调伏乐世心, 常乐心解脱,
当舍不乐心, 执受安乐住。
思非于正念, 莫着我我所,
如以尘头染, 是着极难遣。
莫令染ⓒ乐着, 欲心所浊乱,
如释君驰象ⓓ③, 奋迅去尘秽。
比丘于自身, 正念除尘垢,
尘者谓贪欲, 非世间尘土,
黠慧明智者, 当悟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 持心莫放逸。
尘垢谓瞋恚, 非世间尘土,
黠慧明智者, 当悟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 持心莫放逸。
尘垢谓愚痴, 非世间尘土,
明智黠慧者, 当舍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 持心莫放逸。”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校勘]
ⓐ “念”,宋、元、明三本作“念此”。
ⓑ “止”,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止”。
ⓒ “染”,圣本作“深”。
ⓓ “象”,宋本作“马”。
ⓔ 大正藏在“恼”字之下有一“心”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注解]
① 不善觉:不好的念头。这里“觉”是“寻”的旧译,是投向的注意力。 ② 恶贪:严重的贪欲。
③ 如释君驰象:解读为“如一头(为抖落身上尘土)被松绑而飞奔的象”,《别译杂阿含经》与相当的南传经文都作“振翅的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1087 经波旬也问过佛陀为什么要睡眠,两经对读也很有意思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9.html#一〇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