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33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十力迦叶住王舍城仙人窟中。时,有猎师名曰尺只,去十力迦叶不远,张网捕鹿。尔时,十力迦叶为彼猎师哀愍说法。时,彼猎师不解所说。时,十力迦叶即以神力,指端火然,彼犹不悟。

尔时,仙人窟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

“深山中猎师,  少智盲无目,
 何为非时说,  薄德无辩慧,
 所闻亦不解,  明中亦无见,
 于诸善胜法,  愚痴莫能了,
 正使烧十指,  彼终不见谛。”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尊者十力迦叶即默然住。

 

[注解]

十力迦叶:比丘名,可能为五比丘之一的“婆破”尊者的另译。

哀愍:悲悯。

非时说:时机不适当的说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世尊不与世间诤

世尊是应机说法而因材施教的,所以并没有和谁诤论的必要,也不会强拉着人来听法。《杂阿含经》卷2第37经提到,佛陀随缘应和世间智者合乎佛法的部分,而不应和其不合乎佛法的部分。然而若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就没办法了。

  • 为人说法,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如《长阿含经》卷八第9经众集经提到的“五喜解脱”的第(3)。这五者,每一种都能让人得禅定,进而解脱。

(1) 闻法欢喜。
(2) 受持讽诵,亦复欢喜。
(3) 为他人说,亦复欢喜。
(4) 思惟分别,亦复欢喜。
(5) 于法得定,亦复欢喜。

《杂阿含经》卷8第200经也提到,世尊见罗睺罗还没有心解脱、慧解脱,就叫尊者先去为别人解说“五阴”;解说过后,还没解脱,就再为人解说“六入”;再没解脱,就再为人说“缘起”。而后尊者继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终于圆满证得阿罗汉。

  • 为人说法的原则,可依照菩萨四摄法 & 四法句 & 示教照喜

本经中,十力迦叶尊者对那位正在造恶业,后必受恶报的猎人生起同情心,想为他说法,可惜当时猎人完全听不进去,显然并不是说法的最佳时机。

菩萨四摄法:《杂阿含经》卷26第668经提到,最好的菩萨四摄法包括了:(1)法施,(2)爱语,(3)行利,(4)同利。其中的(2)爱语就是当“善男子乐闻”时,能“应时说法”,而不是不观察时机,硬要对牛弹琴。

四法句:另外,《杂阿含经》卷45第1218经也提到,为人说法的原则,应该依照“四法句”:(1)善说,(2)爱说,(3)谛说,(4)法说。

对照到同经中婆耆舍尊者的偈,“四法句”的涵义可能接近于:
(1)善说:所说的法,不会令自己恼迫,也不会让对方不安。
(2)爱说:所说的法,能劝使对方欢喜而离恶。
(3)谛说:所说的法,是实实在在,自己知道才说的。(??)
(4)法说:所说的法,是依照正法律,而能顺趣于涅槃的。

示、教、照、喜:示、教、照、喜,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