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20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菴罗园①。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能断一法者,则得正智,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②明生,得正智,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无明离欲明生?”
佛告比丘:“当正观察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正观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无明离欲明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对应经典]
[注解]
① 耆婆拘摩罗药师菴罗园:耆婆奉献给佛陀的芒果园。耆婆是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名,以医术闻名。拘摩罗是音译,义译为童子。
② 离欲:“离欲”的巴利文也有一义是“消逝”。因此“无明离欲明生”也可解为“无明消逝而明生起”。
[读经拾得]
此经中的“一法”即“无明”;“一法断”,断无明,即“明生”。
如何照见“无明”以“明生”?可正观六根、六境、六识,因缘生起的六受,都是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