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29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十二因缘各支的解说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駮,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生”字之前有一“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柱”,宋、元、明三本作“任”。

[注解]

法说:佛法的原理。例如如实知见的缘起法。

义说:义理的分别。例如缘起各支的个别解说。

习不习:该亲近、不该亲近。另译作“可习法、不可习法”。

身行、口行、意行:身体的造作、言语的造作、意念的造作。“行”指造作;业;潜在形成力。

不苦不乐受:不是苦、也不是乐的感受。又译为“舍受”。

欲爱、色爱、无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执著欲贪,执著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执著认为“有我”。其中“取”即执著。

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无色界的存在。“有”表示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四体:四肢。

造行艰难羸劣:动作、行为艰难瘦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将十二因缘展开,一一举例解说各支的意义,整理如下表:

第几支 名称 解说
1 无明 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
2 身行、口行、意行
3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五阴
5 六入处 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6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欲爱、色爱、无色爱
9 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10 欲有、色有、无色有
11 出生
12 老死 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駮,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