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306经
如是我闻: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①而得见法②?”作是思惟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有二法。何等为二?眼、色为二……”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③。”所以者何?陷于因缘的锁链而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④,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㝹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⑤。
“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⑥。’比丘!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⑦,此诸法皆悉无常、有为、思愿缘生⑧;若无常、有为、思愿缘生者,彼则是苦。又复彼苦生,亦苦住,亦苦灭,亦苦数数⑨出生,一切皆苦。若复彼苦无余断⑩、吐⑪、尽、离欲ⓒ、灭、息、没,余苦更不相续,不出生,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舍一切有余⑫、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耳、鼻、舌……身触缘,生身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是无色阴,身根是色阴,此名为人……”如上说,乃至“灭尽,涅槃。”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⑬,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如上广说,乃至“灭尽、涅槃。”若有于此诸法,心随入住解脱不退转,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我⑭。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则为见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宋、元、明三本无“触”字。
ⓑ “夫”,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夫”。
ⓒ “离欲”,宋、元、明三本作“欲离”。
ⓓ “无有”,宋、元、明三本作“有无”。
[注解]
① 云何知、云何见:如何知道、如何见解?
② 见法:见到真理。
③ 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此段的完整经文详见卷八第213经。
④ 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这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加上前述的眼、色(色阴),这样的现象被称为“人”。
⑤ 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这些名词皆为“人”的别称,其中“那罗”又译为“士”,“摩[少/兔]阇”即“人类”,“摩那婆”又译为“摩纳”、“儒童”,即少年,“福伽罗”又译为“补特伽罗”、“众生”,“耆婆”指生命,“禅头”指人或有情。
⑥ 寿分齐:寿命的尽头。“分齐”指分际、界限。
⑦ 是则为想,是则为志,是则言说:这些是想出来的名字,这些是自称如此,这些是世俗的讲法。
⑧ 思愿缘生:以意欲为条件所生。又译为“心缘生”。
⑨ 数数:频繁地。
⑩ 无余断:彻底地断除。又译为“永断无余”。
⑪ 吐:吐出;摒弃。
⑫ 有余:还有余留的。这里特指还有余留的执著。
⑬ 四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不过在佛教的观点,四大并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为因缘、无常的。一个东西的地大特别明显时,我们称它为地,但它其实还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么明显。
⑭ 于此诸法,心随入住解脱不退转,于彼所起系着无有我:对这些事物,心能随即进入稳定地解脱而不退失,在这些事物上纵使有执著也不起我见。本经说的“见法”通常是初果圣者的程度,但初果圣者还有贪、瞋、痴等烦恼残存,因此这句提到“于彼所起系着”是可能的,然而初果圣者已断身见,纵使有执著也不起我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陷于因缘的锁链而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表示在“缘眼、色生眼识”等一连串的因缘相生中,人们将缘生缘灭的五阴当作一个实体,称为“人”、称为“众生”;又因为六根的运作,例如我看了什么、我听了什么等等,进而推想出有实在的“我”。这些我、人、众生,迟早都会消逝,人们将之称作寿命的长短。
佛陀觉悟后发现这些都只有因缘的生灭,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实体。不陷于因缘的锁链,自然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