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53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松林精舍。时,尊者大目犍连住跋祇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时,尊者阿那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灭苦恼,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远离者,于贤圣法远离;于贤圣法远离者,于圣道远离;圣道远离者,于甘露法远离;甘露法远离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于圣法信乐;圣法信乐者,于圣道信乐;圣道信乐者,于甘露法信乐;甘露法信乐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顷,以神通力于跋祇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没,至舍卫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现,语阿那律言:“信乐四念处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汝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众生清净,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不乐者,于贤圣法不乐;圣法不乐者,于圣道不乐;不乐圣道者,于甘露法亦不乐;不乐甘露法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乐贤圣法;乐贤圣法者,乐于圣道;乐圣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耶?”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揵连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连语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为乐四念处?”

“尊者大目犍连!怎样叫做乐四念处若比丘身身观念处,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如是,受、心、法念处,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尊者大目犍连!是名比丘乐四念处。”

时,尊者大目犍连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从舍卫国松林[*]精舍没,还至跋祇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校勘]

“阿那律”,巴利本作 Anuruddha。

“林”,宋本作“材”。[*]

“灭苦恼”,大正藏原为“恼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灭苦恼”。

“四念处”,巴利本作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没”,大正藏原为“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没”。

[注解]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陀”。

松林精舍:祇树给孤独园内的一栋建筑。

跋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提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种族名。又译为跋耆、拔耆、跋阇。

失收摩罗山:地名,山下有许多村落。其中“失收摩罗”是鳄鱼的音译。又译为尸收摩罗山、设首婆罗山。

恐怖稠林禽兽之处:阴森的茂密森林中有许多野兽的地方。又译为“鹿野深林”、“鬼林鹿园”。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真如法:不变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谛,“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变。又译为“如实法”。

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又作甘露法门、甘露门。

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心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而稳定地调教驯伏(贪欲)、停止熄灭(烦恼)、安宁平静,一心一意地精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于内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外身观身……于内外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

如其像三昧正受:如雕像般不动而入禅定。

[对应经典]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