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5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彼时,毘迦多鲁迦聚落有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却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瞿昙,于意云何?”

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作如是说,言有必有,言无必无,知见非不实耶?”

婆罗门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颇有色常住百岁耶?为异生、异灭耶?受、想、行、识常住百岁耶?异生、异灭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不异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说彼说,何者为胜?”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说,如佛所说显现开发。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囚能救,迷方示路,暗惠明灯。世尊今日善说胜法,亦复如是显现开发。”

佛说此经已,毘迦多鲁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座起,礼足而去。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囚”,大正藏原为“彼”,明本则为“泅”,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囚”。

“惠”,大正藏原为“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

族姓:大族、家族。

无种:没有最初的根源。

异生、异灭:依一个生起,依另一个被灭。

如法说:契合正法而说。

暗惠明灯:在黑暗中赠送明灯。

[读经拾得]

此经中佛陀以五阴的无常,对比宿命论的“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而让铁口直断的婆罗门自觉宿命论的不足。

“有种”,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为他们“有种”。古时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有种”,子女世袭父母的阶级。至于“将相本无种”,就是指将相是要靠科举成绩或汗马功劳,而不是继承父母的阶级。

经文中五阴“无种”是指五阴没有固定的生起根源或源头,而是由因缘而生灭。若五阴“有种”,就有不会变的主体。但因为五阴“无种”,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结果,预言就无法“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这么地完全正确,何况成了的事迟早也是会衰败的。婆罗门在了解这一点之后,就同意佛陀的见解比较高明。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