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57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众多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诸上座比丘言:“唯愿诸尊于牛牧中受我请食。”

时,诸上座默然受请。

质多罗长者知诸上座默然受请已,即自还家。星夜备具种种饮食,晨朝敷座,遣使白诸上座:“时到。”

诸上座着衣持钵,至牛牧中质多罗长者舍,就座而坐。

时,质多罗长者自手供养种种饮食。食已,洗钵、澡漱毕,质多罗长者敷一卑床,于上座前坐听法。

时,诸上座为长者说种种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质多罗长者亦随后去。

诸上座食诸酥酪蜜饱满,于春后月热时,行路闷极。

尔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摩诃迦,白诸上座:“今日大热,我欲起云雨微风,可尔不?”

诸上座答言:“汝能尔者,佳。”

时,摩诃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亹亹从四方来,至精舍门,尊者摩诃迦语诸上座言:“所作可止?”

答言:“可止。”

时,尊者摩诃迦即止神通,还于自房。

时,质多罗长者作是念:“最下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况复中座及与上座。”即礼诸上座比丘足,随摩诃迦比丘至所住房,礼尊者摩诃迦足,退坐一面,白言:“尊者!我欲得见尊者过人法神足现化。”

尊者摩诃迦言:“长者!勿见恐怖。”

如是三请,亦三不许。长者犹复重请愿见尊者神通变化。

尊者摩诃迦语长者言:“汝且出外,取干草木积聚已,以一张覆上。”

质多罗长者即如其教,出外聚𧂐,来白尊者摩诃迦:“薪𧂐[*]已成,以㲲[*]覆上。”

时,尊者摩诃迦即入火光三昧,于户钩孔中出火焰光,烧其积薪都尽,唯白㲲[*]不然,语长者言:“汝今见不?”

答言:“已见,尊者!实为奇特。”

尊者摩诃迦语长者言:“不放逸才能成就当知此者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长者!此及余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余道品法。”

质多罗长者白尊者摩诃迦:“愿常住此林中,我当尽寿供养衣、被、饮食、随病汤药。”

尊者摩诃迦有行因缘故,不受其请

质多罗长者闻说法已,欢喜随喜,即从座起,作礼而去。

供养可能障碍修行尊者摩诃迦不欲令供养利障罪故,即从座起去,遂不复还。

[校勘]

“即”,大正藏原为“既”,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即”。

圣本无“中”字。

“漱”,圣本作“嗽”。

“质”,圣本作“与质”。

“酥”,圣本作“苏”。

“摩诃迦”,巴利本作 Mahaka。

“凉”,圣本作“良”。

“风”,明本作“凉”。

“诃迦”,大正藏原为“迦诃”,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诃迦”。

“过人法神足现化”,巴利本作 Uttarimanussadhamma, iddhipāṭihāriya。

“犹”,大正藏原为“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犹”。

“㲲”,圣本作“叠”。[*]

“𧂐”,圣本作“积”。[*]

“积”,明本作“𧂐”。

大正藏无“供养”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明、圣四本无“即”字。

“障”,圣本作“彰”。

[注解]

牛牧:养牛的牧场。“牧”可指放养牲畜的地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牛棚”。

敷座:铺设座位。

澡漱:洗手、漱口。

如其正受:依着他所入的定。

亹亹:连续不停,读音同“伟伟”。

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神足现化: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

勿见恐怖:还是别看了,唯恐异象会让人害怕。

㲲: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薪:柴草;柴火。

𧂐:积薪;柴火。又通“积”字。

火光三昧:以火为专注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入这种定时,身体能发出火焰。又译为“火三昧”、“火焰三昧”。

户钩孔:钥匙孔。

不放逸:不怠惰。

不放逸转:因为不怠惰而生起、转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有行因缘故,不受其请:因为有旅行的因缘,而不接受长者的供养。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几个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呼风唤雨

摩诃迦尊者以神通“起云雨微风”,这是借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及风大。后来“烧其积薪都尽,唯白㲲不然”,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

  • 有同学问:“佛陀制戒,禁止僧众向未受大戒的人说自己得了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为何摩诃迦尊者向质多罗长者显露神通?”

佛陀后来的确制戒禁止僧众向未受大戒的人说过人法,可能因为类似的考量,摩诃迦尊者一开始连续三次不答应质多罗长者的请求。然而从本卷其他经文可知,质多罗长者本身也有过人的禅定及果证,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诃迦尊者基于切磋的立场而以特例处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后摩诃迦尊者即永远离开该地,没再去找过质多罗长者受供养,可见其不着利养。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