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6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①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②;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③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谓六触④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⑤,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⑥无明,能生于明。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注解]
① 计:思量分别。
②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③ 六触入:“六触入处”的略称。“六触入处”指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④ 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进而能生起其它心理运作,是十二因缘之一。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⑤ 意界、法界、无明界:六根的意根这一类(意界)、六境的法境这一类(法界)、无明这一类。(在卷八会解说,有意根、法界,就有意识,这三者和合生触。这时如果是在无明的状况下,就是无明触。)
⑥ 厌离:舍弃。
⑦ 集起: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凡夫所经历的十二因缘,通常每一支都带有无明的成分。佛陀则教导我们,若离开了无明,“无明触”就变成“明触”,也就不是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六触入处”,而不会起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