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72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力士聚落人间游行,于拘夷那竭城希连河中间住,于聚落侧告尊者阿难:“令四重敷世尊郁多罗僧,我今背疾,欲小卧息。”

尊者阿难即受教敕,四重襞[*]叠敷郁多罗僧已,白佛言:“世尊!已四重襞叠敷郁多罗僧,唯[*]世尊知时。”

尔时,世尊厚襞[*]僧伽梨枕头,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告尊者阿难:“汝说七觉分。”

时,尊者阿难即白佛言:“世尊!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告阿难:“汝说精进耶?”

阿难白佛:“我说精进,世尊!我说精进,善逝!”

佛告阿难:“唯精进,修习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是语已,正坐端身系念。

时,有异比丘即说偈言:

“乐闻美妙法,  忍疾告人说,
 比丘即说法,  转于七觉分。
 善哉尊阿难,  明解巧便说,
 有胜白净法,  离垢微妙说。
 念、择法、精进、  喜、猗、定、舍觉,
 此则七觉分,  微妙之善说。
 闻说七觉分,  深达正觉味,
 身婴大苦患,  忍疾端坐听,
 观为正法王,  常为人演说,
 犹乐闻所说,  况余未闻者,
 第一大智慧,  十力所礼者,
 彼亦应疾疾,  来听说正法,
 诸多闻通达,  契经阿毘昙
 善通法律者,  应听况余者,
 闻说如实法,  专心黠慧听,
 于佛所说法,  得离欲欢喜,
 欢喜身猗息,  心自乐亦然,
 心乐得正受,  正观有事行,
 厌恶三趣者,  离欲心解脱,
 厌恶诸有趣,  不于人天,
 无余犹灯灭,  究竟般涅槃
 闻法多福利,  最胜之所说,
 是故当专思,  听大师所说。”

异比丘说此偈已,从座起而去。

[校勘]

“希”,圣本作“凞”。

“襞”,宋本作“辟”。[*]

“相”,宋、元、明、圣四本作“想”。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者”,宋本作“有”。

[注解]

力士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中印度恒河北部,首都为拘夷那竭。音译为“末罗”。

拘夷那竭:古代印度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这城北边希连河西岸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详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9经、卷四十四第1197经、《中阿含经》卷十四〈王相应品 1〉第68经大善见王经、《长阿含经》卷四第2经游行经。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襞叠:折叠。“襞”读音同“毕”。

郁多罗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作法事入众时所披的。“郁”是“郁”在古代的俗字。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右胁而卧:向右侧躺。“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足足相累:(膝盖弯曲)将左脚放在右脚上。

系念明相:连续不断地念著光明的相。又译为“系念明想”、“系心在明”。

作起觉想:作要醒起来的想法,不贪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白净法:清净法。

身婴大苦患:身体被许多苦所缠绊。“婴”是缠、绊的意思。

疾疾:快速。

契经:佛经。音译为“修多罗”。

阿毘昙:为音译,义译为“论”,指为阐明法义的问答论议,后来也指佛弟子对经的论述,和经、律合称三藏。又译作“阿毘达磨”。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集:栖息。

般涅槃:完全灭除烦恼、生死。“般”为“完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修习四念处的方向

念觉分(四念处)的修行是观身如身,直到观法如法。修四念处是客观觉知身、受、心、法,例如觉知五盖时,透过认出五盖,将五盖转为修习对象,觉察它的现前,轻的五盖自然消失,重的五盖再对治即可。有附佛外道对于“客观觉知”断章取义,宣称四念处不须持戒、号称持戒或舍离执著是压抑,因此变相鼓吹在纵欲中修行。这是违背佛说的。

如同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经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才能有所成就。本经也说“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四念处的修行是为了舍离执著,这才是正确的四念处修行方向,也是正确的七觉分修行方向。

  • 七觉支减缓病痛

本经发生于佛陀背疾时,又提到了七觉支、强调精进觉支;其余经中也有提到佛陀及弟子的病痛因七觉支或精进觉支而减缓甚至痊愈,例如《长阿含经》卷二第2经游行经:“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CBETA, T01, no. 1, p. 15, a17-20)。就七觉支来看,念觉支生择法觉支、择法觉支生精进觉支、精进觉支生喜觉支,或许因此精进后产生的喜悦能对病痛有对治的效果。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