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74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无常想,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无常想,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口与无常想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得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想,如是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一一经如上说。

[校勘]

“无常想”,巴利本作 Aniccasaññā。

[注解]

无常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缘生灭。又译为“一切行无常想”。

无常苦想:观察与思惟事物无常变异,所以是逼迫的、苦的。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第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苦无我想:观察与思惟事物是逼迫的、苦的,让我不得自在,可见没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观食想:观察与思惟四食(麤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只为了活命而不贪著,因此舍断而彻底地了知四食,详见卷十五第373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舍断想”。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没有什么可爱乐贪著的。

尽想:观察与思惟灭尽烦恼,止息一切苦的涅槃。

断想:观察与思惟断除烦恼,能止息一切苦而证涅槃。

无欲想:观察与思惟无爱欲能离烦恼生死。

灭想:即“尽想”。

患想:观察与思惟事物和欲望的过患;观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及苦的。

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观尸体变色、流脓腐烂、肿胀、裂坏、蛆虫鸟兽啃咬、脓血流溢、筋断骨离、皮肉已尽只留白骨,这些腐败的阶段,属于不净观的一种作法。其中“膖”是肿胀的意思,读音同“乓”。

空想:观察与思惟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修无常想,要时时刻刻作无常的观察或观想。在打坐时,可观察所觉知的一切身心都是无常的;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观察当下所经历的人、事、物以及自己一切身心反应,都是无常的,尤其自己会执著的事物,更要看清其无常的本质。如果当下无法观察到无常,例如石像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则可观想在巨观的时间尺度上,石像终归崩坏,或是在微观的量子尺度上,物质都是刹那变易的。

不仅是修无常想时要将练习带入日常生活中,各种打坐所练习的方法或观察的对象,也要试着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例如打坐修慈无量心得力后,可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维系慈无量心来待人接物(此时要搭配智慧,才不会行事不合理或受骗,或是增长贪欲);打坐修不净观得力后,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想自己及所有眼前的人都是不净的(此时要避免因此增长瞋恚);打坐修念佛得力后,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念佛(只适合简单的持名念佛或忆念佛陀功德,难作较复杂的观想念佛)。不过一些着重修定以止息思绪的方法,则不见得适合在都市的日常生活中太过投入,例如在马路上观呼吸,太过专心而忘了周遭环境则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打坐时减少五盖及培养七觉支,也可在下座后守护六根而或多或少维持,例如在修念觉支的阶段,下座后仍要试着专注清楚;在修择法觉支的阶段,下座后仍要择善法、去除不善法;在修精进觉支的阶段,下座后只要有适合的时机还是精进修行;在喜觉支、猗觉支的阶段,下座后如果不起贪瞋痴,甚至继续练习,则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喜悦、轻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

[校勘]

圣本在“七”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