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有离车名摩诃男,日日游行,往诣佛所。时,彼离车作是念:“若我早诣世尊所者,世尊及我知识比丘皆悉禅思,我今当诣七菴罗阿耆毘外道所。”即往诣彼富兰那迦叶住处。

时,富兰那迦叶——外道众主,与五百外道前后围遶,高声嬉戏,论说俗事。时,富兰那迦叶遥见离车摩诃男来,告其眷属,令寂静住:“汝等默然!是离车摩诃男是沙门瞿昙弟子,此是沙门瞿昙白衣弟子,毘耶离中最为上首,常乐静寂,赞叹寂静,彼所之诣寂静之众,是故汝等应当寂静。”

时,摩诃男诣彼众富兰那所,与富兰那共相问讯,相慰劳已,却坐一面。时,摩诃男语富兰那言:“我闻富兰那为诸弟子说法:‘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世有此论,汝为审有此,为是外人相毁之言?世人所撰,为是法、为非法,颇有世人共论、难问、嫌责以不?”

富兰那迦叶言:“实有此论,非世妄传。我立此论,是如法论,我说此法,皆是顺法,无有世人来共难问而呵责者。所以者何?摩诃男!我如是见、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

时,摩诃男闻富兰那所说,心不喜乐,呵骂已,从座起去,向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向与富兰那所论事,向佛广说。

佛告离车摩诃男:“彼富兰那为出意语不足记也。如是富兰那愚痴,不辨、不善、非因而作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所以者何?有因、有缘众生有垢,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摩诃男!何因、何缘众生有垢,何因、何缘众生清净?摩诃男!若色一向是苦,非乐、非随乐、非乐长养、离乐者,众生不应因此而生乐着。摩诃男!以色非一向是苦,乐、随乐、乐所长养、不离乐,是故众生于色染著;染著故系,系故有恼。摩诃男!若受、想、行、识一[*]向是苦,非乐、非随乐、非乐长养、离乐者,众生不应因此而生乐着。摩诃男!以识非一向是苦,乐[*]、随乐、乐所长养、不离乐,是故众生于识染著;染著故系,系故生恼。摩诃男!是名有因、有缘众生有垢。

“摩诃男!何因、何缘众生清净?摩诃男!若色一向是乐,非苦、非随苦、非忧苦长养、离苦者,众生不应因色而生厌离。摩诃男!以色非一向乐,是苦、随苦、忧苦长养、不离苦,是故众生厌离于色;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摩诃男!若受、想、行、识一向是乐,非苦、非随苦、非忧苦长养、离苦者,众生不应因识而生厌离。摩诃男!以受、想、行、识非一向乐,是苦、随苦、忧苦长养、不离苦,是故众生厌离于识;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摩诃男!是名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时,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退。

 知法及重担  往诣、观、欲贪
 生及与略说  法印、富兰那

[校勘]

“毘耶离”,巴利本作 Vesālī。

“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i。

“ 摩诃男”,巴利本作 Mahāli。

“富兰那迦叶”,巴利本作 Pūraṇa Kassapa。

“静寂”,宋、元、明三本作“寂静”。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辨”,宋、元、明三本作“辩”。

大正藏在“一”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据本经下文及巴利本删去。[*]

大正藏在“乐”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据本经下文及巴利本删去。[*]

[注解]

毘耶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舍离”、“鞞舍离”、“广严城”。

重阁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高楼台观”、“大林精舍”。

离车: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知识:认识的人;朋友。

阿耆毘:“邪命”的音译,即以邪法生活。这里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译作“异学”。

富兰那迦叶:外道六师之一,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又译为“不兰迦叶”。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称之。

汝为审有此:你是真有这样的论点吗?审是知道、推究的意思,引申为推究事情是否为真。

顺法:顺着正法。

出意语:虚浮不实的话。

不足:不值得。

长养:生长、滋养。

一向乐:一直都是安乐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法中所说的众生“清净”,在于心的解脱。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