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1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①,乐随顺观住②,乐觉知ⓒ,不染著乐③。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时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④具足住⑤,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⑥,慈、悲、喜、舍⑦,空入处⑧、识入处⑨、无所有入处⑩、非想非非想入处⑪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⑫、他心智、宿命智⑬、生死智⑭、漏尽智⑮者,如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 “倦”,宋、元、明、圣四本作“极”。[*]
ⓒ “觉知”,宋、元、明、圣四本作“知觉”。[*]
ⓓ “喜”,大正藏原为“善”,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喜”。
[注解]
①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体不会疲倦,眼睛也不会疲劳。
② 乐随顺观住:“乐”生起时保持观察。
③ 乐觉知,不染著乐:觉知“乐”,且不贪著于“乐”。
④ 初禅: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⑤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⑥ 第二、第三、第四禅:第二禅是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第三禅是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而达到的禅定境界。第四禅是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⑦ 慈、悲、喜、舍:在这里指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成就的定境。又称为“四无量心三昧”、“无量三昧”。
⑧ 空入处:超越色,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⑨ 识入处:超越空间,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⑩ 无所有入处:超越“有”,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
⑪ 非想非非想入处: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
⑫ 天耳: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⑬ 宿命智:能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的神通。
⑭ 生死智:能见到死者往生到哪里的神通,即“天眼通”。
⑮ 漏尽智:断尽烦恼、解脱生死的智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初禅有寻(觉)、伺(观)、喜、乐、一心等五禅支,对比第803经所述的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中,第1、2步骤着重寻,第3步骤开始着重伺,第5、6步骤等为喜、乐,第11步骤为一心。
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只有前两个步骤是单一所缘境,第3个步骤开始则不只一个所缘境,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个所缘境,因此不是单纯修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后面的步骤中呼吸持续变换的韵律逐渐淡化为背景,因此想多修止的修行者还是能专注在单一所缘境而修定。
相对地,想多修观的话则可多练习法念处的几个步骤,也就是说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可以用来修止也可以用来修观,对于定及慧都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