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2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学。何等为三[*]?谓上戒觉、上威仪学、上波罗提木叉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学者学戒时,  直道随顺行,
 专审勤方便,  善自护其心
 得初漏尽智,  次究竟无知
 得无知解脱,  知见悉已度。
 成不动解脱,  诸有结灭尽,
 彼诸根具足,  诸根寂静乐,
 持此后边身,  摧伏众魔怨。”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三”,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三”。[*]

大正藏无“上戒觉”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心”,大正藏原为“身”,今依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心”。

[注解]

上戒觉、上威仪学、上波罗提木叉学:好的戒的修学,好的威仪的修学,好的别解脱的修学。其中“戒觉”疑为“戒学”的讹误,“戒”音译“尸罗”,又有“清凉”的意义,“戒学”在这里可能较强调持戒而心(定)清净的层面;“威仪学”为行住坐卧有仪态而不损威德,在这里可能较强调持戒而身、口清净的层面;“波罗提木叉学”指持戒可解脱烦恼,在这里可能较强调持戒而智慧清净、得到解脱的层面。《四分律》作“增上威仪、增上净行、增上波罗提木叉”,《十诵律》作“增上威仪、增上毘尼、增上波罗提木叉”,也可对应到前面第823经的“具足戒住,善摄波罗提木叉,具足威仪行处”。

无知:这里特指“无”学圣者的了“知”;没有仍须知道的法。

不动解脱:指阿罗汉不会退失地解脱于贪爱等一切烦恼。

后边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生。

[对应经典]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