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2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尔时,尊者跋耆子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说过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令诸族姓子随欲而学。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随学而学。”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随时学三学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当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随时精勤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跋耆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诫、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如上说,乃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

 

[注解]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又称为“金刚国”,首都是毘舍离。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种族名。又译为拔耆、跋祇、跋阇。

随欲而学:随着自己想要修学的而修学,又译为“随学而学”。意义同于本卷其他经中的“自求学者而学”、“自随意所欲而学”。

随时学三学:时时刻刻学习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跋耆子尊者诵戒有困难,却表示可以随时学三学。三学包含了增上戒学,增上戒学包含了诵戒,怎么三学会比诵戒容易?”

从佛教律制经过时间的演进,或许可以了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对答几句就悟道了,也不会做任何坏事,因此一开始僧团还没有条列戒律,只须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导要善摄根门、守护身口意,自然就能断恶修善。这就是最早的“增上戒学”。

后来僧团愈来愈大、弟子愈来愈多后,龙蛇混杂而有各种状况。当弟子犯错后,即会制定对应的戒律以避免再犯,这叫做“随犯随制”,累积一条一条的戒律,最后比丘戒累积约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戒累积超过三百条戒。后来甚至有了“律师”的角色,因为几百条戒的开、遮、持、犯,各戒的缘起以及背后用意,都要背起来的话满不容易的。当时没有纸本书,全部要记在脑中,并不简单。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分的基础,就非得记得不可,但不是每个人的记性都这么好,全部要记起来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条戒,对于记性不好的人就成为沉重的负担。

在本经中,佛陀对跋耆子尊者讲述“三学”,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导:要守护身心、断恶修善,然后就能成就定、慧。先抓住大方向,提纲契领,之后再补上细节就容易了。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校勘]

圣本在“九”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