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訴我們有五受陰,而且佛陀對這五受陰的五種情況:
- 五受陰。
- 五受陰的集。
- 五受陰的味。
- 五受陰的患。
- 五受陰的離。
都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佛陀接著一一說明五受陰的這五種情況:
什麼是如其原貌地了知色?
色是由「四大」以及四大所造成的物質及物理現象所構成的。
四大是地、水、火、風,是古印度人所認為物質世界及物理現象的四種組成:
- 地大:堅固性。
- 水大:濕潤性。
- 火大:溫熱性。
- 風大:移動性。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
「色集」指色的集起、色由於因緣聚合而生起。
色是怎麼集起的?由於有對色的喜愛。
人們喜愛物質及物理現象,因此集起了物質及物理現象。舉例來說,喜愛物質,因此輪迴時就脫離不了物質的世界。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集。
「色味」指色使人愛著的滋味,也就是色的吸引力。
色能讓人產生喜愛,就是色味。
舉例來說,漂亮的物品讓人愛不釋手,就是色味的例子。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味。
「色患」指色的禍患。
色有無常、苦、會變化的特質,稱為色的禍患。
舉例來說,漂亮的東西是無常的,毀壞時會讓人苦惱,就是色患的例子。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患。
「色離」指色的出離。
如果能調伏對色的貪欲、斷除貪欲、超越貪欲,就是出離於色。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離。
解釋完了色、色集、色味、色患、色離,佛陀又繼續解說受。人們為什麼會有對「色陰」的心理反應呢?起因於人們有「受陰」,這裡的「受」也就是「感受」:
受陰包括了:
- 眼觸而生「眼受」。
- 耳觸而生「耳受」。
- 鼻觸而生「鼻受」。
- 舌觸而生「舌受」。
- 身觸而生「身受」。
- 意觸而生「意受」。
稱作「六受身」,這裡的「身」是指「種類」,也就是有六種感受。
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因此上面的六受身可詳述為:
- 眼、色、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受」。
- 耳、聲、耳識,三者接觸而生「耳受」。
- 鼻、香、鼻識,三者接觸而生「鼻受」。
- 舌、味、舌識,三者接觸而生「舌受」。
- 身、觸、身識,三者接觸而生「身受」。
- 意、法、意識,三者接觸而生「意受」。
在以後的經中會詳述「觸」的運作機制。
眼、耳、鼻、舌、身,都有接收的器官,所以比較具體、容易瞭解。意則是比較抽象的,可以解釋為腦的功能。
可注意的是,「五受陰」是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其中的「受受陰」是指感受,分為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等六受身。不要混淆了。
「受集」指感受的集起。
前面已提過,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會產生感受,因此說「觸」的集起,就是「受」的集起。
實際上,「觸」不只能生起受,也能生起想、行,如稍後經文所示。
「受味」指受陰使人愛著的滋味,也就是受的吸引力。
六受能產生使人愛著的滋味,就叫受味。舉例而言,看到漂亮的圖畫,感到賞心悅目,這種感受能吸引人、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經文其餘段落對於五受陰的五種情況的定義,同學們應該都能依此分析,自行解讀其意義了。
比較需要解釋的是行、識的定義:
「行」指造作。「思」是意志活動,是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所以這裡將「行」區分為由眼觸乃至意觸而生起的「思」。
「識」指識知,也就是覺知六境。
識可分為六種,即六識身: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 身根接收觸碰(觸)而有觸覺(身識)。
- 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佛陀說:「諸位比丘,如果修行人對於色如上說的那樣去知道、見解,能往離欲的方向而去,那叫做正確的趣向。正確趣向的人,我說他是深入瞭解了。受、想、行、識也是一樣。」
接著佛陀說:
如果修行人能如其原貌地了知、見解色,就能對色不喜愛(生厭)、不貪愛(離欲)、不生起任何煩惱(不漏)、心自由了。
最後佛陀總結:
心真正自由的人,就沒有任何缺失(純一就是沒有雜質);沒有任何缺失,清淨的行為(梵行)就能成立;有梵行的人,不必任何依靠而得自在,到了苦的盡頭、可以無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