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六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內六入處」是:

  • 眼:視覺器官。
  • 耳:聽覺器官。
  • 鼻:嗅覺器官。
  • 舌:味覺器官。
  • 身:觸覺器官。
  • 意:心作為感官。(可能在身體上的投射為大腦的運作。)

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稱為「內六入處」,又稱為「六內入處」、「六根」。

「內六入處」所接收的,是「外六入處」:

  • 色:影像。
  • 聲:聲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觸:碰觸。
  • 法:訊息。

又稱為「六外入處」、「六境」。由於「外六入處」能沾染身心,也稱作「六塵」。

「內六入處」接收到「外六入處」時,如果有貪愛、執著,就會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輪迴。如果沒有貪愛、執著,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隨境轉。

以智慧洞悉內六入處而修行,則可依次證得各種修行的階位,例如前面「導讀:四果」當中提到在證須陀洹果以前,趣向須陀洹果的修行路上的「(隨)信行」:

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對於眼、耳、鼻、舌、身、意,基於信心而以智慧徹底觀察並且接受(觀察所得到的洞見),稱為「(隨)信行」,離開凡夫境界而超昇入聖道,朝向出離生死的方向。持續這樣地修行,只要沒有中途死去,總有一天能證得須陀洹果,成為初果聖人。

智慧更強的修行人,則可證得「(隨)法行」:

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

如果對於六內入處,基於更犀利的智慧徹底觀察並接受(觀察所得到的洞見),則稱為「(隨)法行」,離開凡夫境界而超昇入聖道,朝向出離生死的方向。持續這樣地修行,只要沒有中途死去,總有一天能證得須陀洹果(初果):

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決定惡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如果對於六內入處,契合真理地以正智(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觀察,已斷除並徹底了知三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就叫作須陀洹。須陀洹絕對不會墮於惡道,一定朝向真正的覺悟邁進,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到達苦的盡頭(涅槃)。

甚至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對於六內入處,契合真理地以正智觀察,並進一步修行而能不起各種煩惱,離於貪欲而解脫,就叫做阿羅漢。阿羅漢已沒有了各種煩惱,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沒有了各種負擔,獲得佛法對自己的利益,滅盡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縛(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並能心徹底地解脫。

從初果到四果,證得果位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總結於下表:

果位 條件 輪迴的束縛
須陀洹果 斷三結(身見、戒取、疑)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斷三結,貪瞋癡薄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阿羅漢果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 身見:執著於有「我」。
  •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貪:欲界眾生的貪愛。
  • 瞋恚:生氣。
  • 愚癡:無智;無明。

回到《雜阿含經》卷31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