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時,有離車ⓑ②名摩訶利ⓒ,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見天帝釋不?」
佛答言:「見。」
離車復問:「世尊!見有鬼似帝釋形以不③?」
佛告離車:「我知天帝釋,亦知有鬼似天帝釋,亦知彼帝釋法,受持彼法緣故,得生帝釋處。離車!帝釋本為人時,供養父母,乃至行平等捨④。」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供養於父母, 及家之尊長,
柔和恭遜辭, 離麁言兩舌。
調伏慳悋心, 常修真實語,
彼三十三天, 見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 當來生此天。」
佛說此經已,時摩訶利離車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鞞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i。
ⓑ 「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i。
ⓒ 「摩訶利」,巴利本作 Mahāli。
[註解]
① 鞞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按:「鞞舍離」一詞之後的「國」或「城」為漢譯者所加,梵文或巴利經文中通常不區分地名為國名或城名,漢譯地名則常見「國」和「城」混用的狀況。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②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③ 見有鬼似帝釋形以不:會不會是見到形似天帝釋的鬼,而以為是天帝釋?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有夜叉鬼,狀似帝釋,世尊所見將無是彼夜叉鬼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那必定是看起來像釋天者,大德!因為天帝釋是難見的」。
④ 平等捨:平等地施捨。又譯為「平等施」、「等施一切」、「等心行施」、「等心普施」、「平等心而以惠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佛陀能否看到天帝釋?
摩訶利問了一個表面的問題:佛陀能否看到天帝釋?
佛陀不只能看到天帝釋,還知道天帝釋為何能成為天帝釋的因緣:奉行七法,生忉利天。
- 看似天帝釋的鬼?
有同學提問:「為什麼會有看似天帝釋的鬼?以天帝釋的福德,應該具備三十二大人相,為什麼會像鬼?」
鬼類可以變化身形,並且有他心通,能察覺來者內心的期待,從而改變自身形貌,以符合對方的預期。
自古以來,就常有鬼類變形冒充神祇乃至佛菩薩,以享受香火供奉。這也是為何通靈人會見到孫悟空等虛構的神祇,信以為真。
天帝釋自古便是印度廣為人知的神祇,自然也有許多假扮他的鬼類。由於天帝釋相對於俗人是高高在上的神祇,普通人難以見到,多數所見的往往是那些假冒天帝釋的鬼類。因此,不清楚佛陀能力的摩訶利,才會詢問佛陀所見的是否只是形似天帝釋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