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21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尼拘律想ⓐⓑ①住於曠ⓒ野禽獸住處②,尊者婆耆舍出家未久。有如是威儀:依聚落城邑住,晨朝著衣持鉢,於彼聚落城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攝心繫念。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畢,入室坐禪,速從禪覺,不著乞食③。而彼無有隨時教授、無有教誡ⓓ者,心不安樂,周圓隱覆,如是深住④。
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不得利,難得非易得。我ⓔ不隨時得教授、教誡[*],不得欣樂,周圓隱覆心住。我今當讚歎自厭之偈ⓕ。」即說偈言:
「當捨樂不樂, 及一切貪覺,
於鄰ⓖ⑤無所作, 離染名比丘。
於六覺心想⑥, 馳騁於世間,
惡不善隱覆, 不能去皮膚⑦,
穢污樂於心, 是不名比丘。
有餘縛所縛, 見聞覺識⑧俱,
於欲覺悟者, 彼處不復染,
如是不染者, 是則為牟尼。
大地及虛空, 世間諸色像,
斯皆磨滅法, 寂然自決定。
法器久修習, 而得三摩提ⓗ⑨,
不觸不諂偽, 其心極專至。
彼聖久涅槃, 繫念待時滅⑩。」
時,尊者婆耆舍說自厭離偈,心自開覺,於不樂等開ⓘ覺已,欣樂心住。
[校勘]
ⓐ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 「曠」,聖本作「廣」。
ⓓ 「誡」,聖本作「戒」。[*]
ⓔ 「我」,宋、元、明三本作「非」。
ⓕ 「偈」,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鄰」,聖本作「憐」。
ⓗ 「三摩提」,巴利本作 Samāhita。
ⓘ 「開」,聖本作「聞」。
[註解]
① 尼拘律想:比丘名,是婆耆舍尊者的老師(參見本卷第1221經),本名「想」,因為在尼拘律樹下證得阿羅漢而得到「尼拘律」稱號。又譯為「尼瞿陀劫波」。
② 曠野禽獸住處:古印度國名、城名,在舍衛城以南二百多公里的恆河沿岸,位於佛陀從舍衛城前往王舍城的路途中。又譯為「曠野」,音譯為「阿邏鞞」、「阿羅毘」。
③ 速從禪覺,不著乞食:很快從禪定中起來,不貪著吃飯。此句《雜阿含經》的經文可能有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至夕夜,或至翌日早(拖缽前)皆不出戶門」。
④ 而彼無有隨時教授、無有教誡者,心不安樂,周圓隱覆,如是深住:尼拘律想尊者沒有時常教授佛法、教誡婆耆舍比丘,因此婆耆舍比丘的心沒有得到安樂,心被煩惱所覆蓋,深陷在這樣的狀況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其時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貪欲污其心」。
⑤ 鄰:鄰近的人事物,也就是能攀緣的人事物。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煩惱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林」。
⑥ 於六覺心想:心念投向於色、聲、香、味、觸、法而起各種想法。此處的「覺」為「尋」的舊譯。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第六意出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而依止六十者有尋」。
⑦ 惡不善隱覆,不能去皮膚:隱藏覆蓋自己惡的、不善的事情,而不能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懺悔。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及南傳經文無這句。
⑧ 見聞覺識:看、聽、感覺、知道。又譯為「見、聞、覺、知」,其中「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是意識的作用。
⑨ 三摩提: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昧,義譯為正定、正受。
⑩ 彼聖久涅槃,繫念待時滅:這樣的聖人久已滅除煩惱,正念繫心直到滅度的時候。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雖求念存身,為有所利益,若能如是者,同彼入涅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賢達寂靜道,牟尼依涅槃,以滅除煩惱,待般涅槃時」。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