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忿諸國人,多所囚執,若剎利、若婆羅門、若鞞舍、若首陀羅、若旃陀羅,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皆被錄①,或鏁②、或杻ⓐ械ⓑ③、或以繩縛。
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多所攝錄,乃至或鏁、或縛,乞食畢,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波斯匿王多所收錄,乃至鏁縛。」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繩鏁杻械, 名曰堅固縛,
染污心顧念, 錢財寶妻子,
是縛長且固, 雖緩難可脫,
慧者不顧念, 世間五欲樂,
是則斷諸縛, 安隱永超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杻」,宋、元、明三本作「持」。
ⓑ 宋本無「械」字。
ⓒ 「出」,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出」。
[註解]
① 錄:關到牢獄中。
② 鏁:古字,同「鎖」。
③ 杻械: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會依據聽眾而應機說法,以讓聽眾得到利益:對於在家人,佛陀常勸導要好好理財、好好善待週遭的人、敬老尊賢等等,這在《長阿含經》卷十一第16經善生經有詳細的說明,至今仍適用。
如第1233經是對波斯匿王所說,所以讚嘆修福、生天;而此經是對比丘所說,則讚嘆解脫世間的五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