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世間負處,慧者當遠避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退落墮負處①, 云何而得知?
唯願世尊說, 云何負處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勝處易得知, 負處知亦易,
樂法為勝處, 毀法為負處。
愛樂惡知識, 不愛善知識,
善友生怨結, 是名墮負門。
愛樂不善人, 善人反憎惡,
欲惡不欲善, 是名負處門。
斗秤ⓐ以欺人, 是名墮負門。
博弈耽嗜酒, 遊輕著女色,
費喪於財物, 是名墮負門ⓑ。
女人不自守, 捨主隨ⓒ他行,
男子心放蕩, 捨妻隨[*]外色,
如是為家者ⓓ, 斯皆墮負門。
老婦得少夫, 心常懷嫉妒ⓔ,
懷嫉臥不安, 是則墮負門。
老夫得少婦, 墮負處亦然。
常樂著睡眠, 知識同遊戲,
怠墮好瞋恨, 斯皆墮負門。
多財結朋友, 酒食奢不節,
多費喪財物, 斯皆墮負門。
少ⓕ財多貪愛, 生於剎利家ⓖ,
常求為王者, 是則墮負門。
求珠璫瓔珞, 革屣履傘蓋,
莊嚴自慳惜, 是則墮負門。
受他豐美食, 自慳惜其財,
食他不反報,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屈請入其舍,
慳惜不時施,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次第行乞食,
呵責不欲施, 是則墮負門。
若父母年老, 不及ⓗ時奉養,
有財而不施, 是則墮負門。
於父母兄弟, 椎ⓘ打ⓙ而罵辱,
無有尊卑序, 是則墮負門。
佛及弟子眾, 在家與出家,
毀呰ⓚ不恭敬, 是則墮負門。
實非阿羅漢, 羅漢過自稱,
是則世間賊, 墮於負處門。
此世間負處, 我知見故說,
猶如險ⓛ怖道, 慧者當遠避。」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 「秤」,聖本作「穪」。
ⓑ 「門」,聖本作「處」。
ⓒ 「隨」,聖本作「墮」。[*]
ⓓ 「為家者」,宋本作「家為著」。
ⓔ 「妒」,大正藏原為「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妒」。
ⓕ 「少」,大正藏原為「小」,宋本作「出」,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少」。
ⓖ 「家」,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家」。
ⓗ 「及」,聖本作「隨」。
ⓘ 「椎」,大正藏原為「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椎」。
ⓙ 「打」,聖本作「朾」。
ⓚ 「呰」,明本作「訾」。
ⓛ 「險」,大正藏原為「嶮」,今依據聖本改作「險」。
[註解]
① 墮負處:被人問倒,落入敗方。
[對應經典]
-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四第277經。
- Suttanipāta 6 Parābh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