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309經
如是我聞:
爾時,尊者鹿紐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③,有一一住④。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佛告鹿紐:「善哉,善哉,鹿紐!能問如來如是之義。」
佛告鹿紐:「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⑤,長養於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愛,貪愛已阨礙⑥。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⑦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佛如來說第二住。
「若有比丘,於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如是像類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貪愛已盡、已知者,諸佛如來說名一一住。」
爾時,尊者鹿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貪」,大正藏原為「貧」,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貪」。
[註解]
①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波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波」、「占波」。
② 揭伽池:瞻婆國的蓮花池名,池旁的樹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又譯為「伽伽池」。
③ 第二住:有別人同住;不好(不是第一)的止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與伴同住」。
④ 一一住:獨自而住;最好的止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獨住」。
⑤ 可愛、樂、念、可意:可愛的、讓人快樂的、讓人思念的、讓人惦記的。
⑥ 阨礙:束縛、障礙。又作「軛礙」,「軛」是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為束縛、限制。
⑦ 正使:縱使。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