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34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浮彌比丘住耆闍崛山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詣尊者浮彌所,共相問訊慶慰,共相問訊慶慰已,退坐一面,語尊者浮彌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浮彌語諸外道出家:「隨汝所問,當為汝說。」

時,諸外道出家問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

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復問:「苦樂他作耶?」

答言:「苦樂他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復問:「苦樂自他作耶?」

答言:「苦樂自他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復問:「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答言:「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諸外道出家復問:「云何?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說言無記。苦樂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自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說言無記。今沙門瞿曇說苦樂云何生?」

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

時,諸外道出家聞尊者浮彌所說,心不歡喜,呵責而去。

爾時,尊者舍利弗去尊者浮彌不遠,坐一樹下。

爾時,尊者浮彌知諸外道出家去已,往詣尊者舍利弗所,到已,與舍利弗面相慶慰。慶慰已,以彼諸外道出家所問事,具白尊者舍利弗:「我作此答,得不謗毀世尊?如說說不?如法說不?為是隨順法行法,得無為餘因法論者來難詰呵責不?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浮彌!汝之所說,實如佛說,不謗如來,如說說、如法說、法行法說,不為餘因論義者來難詰呵責。所以者何苦樂從緣起生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故。尊者浮彌!彼諸沙門、婆羅門所問苦樂自作者,彼亦從因起生;言不從緣起生者,無有是處。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說者,彼亦從緣起生;若言不從緣生者,無有是處。尊者浮彌!彼沙門、婆羅門所說苦樂自作者,亦緣觸生;若言不從觸生者,無有是處。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彼亦緣觸生,若言不緣觸生者,無有是處。」

爾時,尊者阿難去舍利弗不遠,坐一樹下,聞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浮彌所論說事。聞已,從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以尊者浮彌與尊者舍利弗共論說一一具白世尊。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阿難!尊者舍利弗有來問者,能隨時答。善哉,舍利弗!有應時智故,有來問者,能隨時答。若我聲聞,有隨時問者,應隨時答,如舍利弗所說。

「阿難!我昔時住王舍城山中仙人住處,有諸外道出家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來問於我,我為斯等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而為記說,如尊者舍利弗所說。

「阿難!若諸沙門、婆羅門苦樂自作,我即往彼問言:『汝實作是說苦樂自作耶?』彼答我言:『如是。』我即問言:『汝能堅執持此義,言是真實,餘則愚者,我所不許。所以者何?我說苦樂所起異於此。』彼若問我:『云何瞿曇所說,苦樂所起異者?』我當答言:『從其緣起而生苦樂。如是說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說如上。』」

阿難白佛:「如世尊所說義,我已解知,有生故有老死,非緣餘;有生故有老死,乃至無明故有行,非緣餘;有無明故有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與」,元、明二本作「以」。[*]

「非」,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前後文改作「非」。

「因」,大正藏原為「緣」,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因」。

大正藏無「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浮彌: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守持三衣,不離食、息」第一。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起。

如說說不?如法說不?為是隨順法行法,得無為餘因法論者來難詰呵責不:是否如實際上所說地而說?是否契合正法而說?是否依著正確順序地說,而能夠不被其他論說因緣的人所問倒、責備?

法行法說:依著一個法、接下來該作的法(行法)合於順序的說;指所說是正確的。又譯為「法次法說」。

無有是處:沒有這樣的情形。

應時智:在適當的時機說正確話的智慧。

仙人住處:傳說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這樣的義理、這樣的詞句、這樣的文句。這裡「味」的原梵文一字多義,唐代以後新譯作「文」。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

非緣餘:不是由因緣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外道的見解也是因緣生

本經表示一切都從因緣生,連外道錯誤的知見也有其因緣。

《長阿含經》卷十四第21經梵動經就列舉了外道產生錯誤知見的因緣,舉例來說,這個世界剛成立時,有眾生投生到梵天,成為梵天以下第一個眾生。其他的眾生後來才投生到這個世界,第一個眾生因此認為自己是第一因、造物主,這是生起常見論的一種因緣。

而在佛教來看,一個行星系為一世界,宇宙中有無數的世界,每個世界都有成、住、壞、空的過程,外道的見解是基於對於時間、空間的有限觀察而作的錯誤推論。

  • 自作自受與緣起

本經舉例「苦樂(受)」是緣於「觸」而生,而根據卷十二第288經,不只「苦樂」是因緣而生,連「老死」、「生」等等十二因緣的每一環節,也都不是自作、不是他作,而是緣起所生。

有同學就提問:「佛教不是認為人的境遇是自作自受嗎?為何這些經文中佛陀卻不說自作自受?」

後世所謂因果「自作自受」,經中原文其實只是強調若有人有動機而造業,自然會受到業報,如《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2〉第15經思經:「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CBETA, T01, no. 26, p. 437, b26-28)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是可以說因果自作自受。但從究竟出世間法的角度來看,這些都只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造業受報的背後並沒有一個永恆的「自我」在「自作自受」,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我」的不變實體。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