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82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跋耆①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爾時,尊者跋耆子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說過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諸族姓子隨欲而學②。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隨學而學。」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隨時學三學③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當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時精勤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尊者跋耆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誡、教授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如上說,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註解]
①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又稱為「金剛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拔耆、跋祇、跋闍。
② 隨欲而學:隨著自己想要修學的而修學,又譯為「隨學而學」。意義同於本卷其他經中的「自求學者而學」、「自隨意所欲而學」。
③ 隨時學三學:時時刻刻學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對應經典]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3〈沙門品9〉第85經。
- 梵本《跋耆子經》Vṛjiputra Sūtra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XXXIX.1139-40)。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34。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跋耆子尊者誦戒有困難,卻表示可以隨時學三學。三學包含了增上戒學,增上戒學包含了誦戒,怎麼三學會比誦戒容易?」
從佛教律制經過時間的演進,或許可以瞭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對答幾句就悟道了,也不會做任何壞事,因此一開始僧團還沒有條列戒律,只須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導要善攝根門、守護身口意,自然就能斷惡修善。這就是最早的「增上戒學」。
後來僧團愈來愈大、弟子愈來愈多後,龍蛇混雜而有各種狀況。當弟子犯錯後,即會制定對應的戒律以避免再犯,這叫做「隨犯隨制」,累積一條一條的戒律,最後比丘戒累積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戒累積超過三百條戒。後來甚至有了「律師」的角色,因為幾百條戒的開、遮、持、犯,各戒的緣起以及背後用意,都要背起來的話滿不容易的。當時沒有紙本書,全部要記在腦中,並不簡單。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分的基礎,就非得記得不可,但不是每個人的記性都這麼好,全部要記起來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條戒,對於記性不好的人就成為沉重的負擔。
在本經中,佛陀對跋耆子尊者講述「三學」,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導:要守護身心、斷惡修善,然後就能成就定、慧。先抓住大方向,提綱契領,之後再補上細節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