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83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時,有善調象師離車,名曰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成就四不壞淨,而能自在如意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見是聖弟子於此命終,生於天上,於天上得十種法。何等為十?得天壽、天色、天名稱、天樂、天自在,天色、聲、香、味、觸。若聖弟子於天上命終,來生人中者,我見彼十事具足。何等為十?人間壽命、人好色、名稱、樂、自在、色、聲、香、味、觸。我說彼多聞聖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說彼有如實正慧知見。」

爾時,難陀有從者,白難陀言:「浴時已到,今可去矣。」

難陀答言:「我今不須人間澡浴,我今於此勝妙法以自沐浴,所謂於世尊所得清淨信樂。」

爾時,離車調象師難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校勘]

「毘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i。

「善調象師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imahāmatta。

「難陀」,巴利本作 Nandaka。

「不壞淨」,巴利本作 Aveccappasāda。

[註解]

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想要求長壽,即能得長壽,想要求好的容貌、力量、快樂、口才、隨心所欲,都能夠得到。

天名稱:天神的名望與稱譽。

天自在:天神的隨心所欲。

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不因為他人而相信、不因為他人而想學、不因為他人而聽聞、不由他人的意思、不因為他人的想法。這是描述證得四不壞淨的人已親身體證佛法,所以不會人云亦云。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

有四不壞淨的人,淨信三寶,自然行於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脫;奉持淨戒,自然不造惡業,不生惡果。因此成就四不壞淨者有種種的善報,能自在如意。

這也是各經中說淨信三寶有殊勝善報的根本原因,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CBETA, T13, no. 412, p. 778, b6-7) 若淨信三寶最終得四不壞淨、證得初果,自然有殊勝善報。但若只是見神拜神、見佛求佛,卻沒有對三寶的淨信及符合八正道的修行,果報自然大打折扣。

證得初果後不再造三惡道業,但在證初果前曾造的惡業仍可能成熟,造成不如意。這些有各自的因果,與本經所說並不牴觸。

有同學問:「修行通常要去除世俗的欲望,本經為何提這些好處?」其實本經單純是講「善果」,善果不等同欲望。例如給孤獨長者很有錢,有錢並不是「原罪」,善用錢財的話也可成為修行上的資糧:給孤獨長者以他的錢財布施行善、護持佛法,增加修行的資糧,促成他成就聖果。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