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食,長養眾生,四大增長攝受。何等為四?謂摶ⓐ食①、觸食②、意思食③、識食④。如是,福德潤澤,為安ⓑ樂食。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摶」,宋、元、明、聖四本作「揣」。
ⓑ 「安」,明本作「女」。
[註解]
① 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摶」讀音同「團」。又譯為「揣食」、「麁摶食」。本經提到的「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合稱「四食」,是四類能長養身心(五陰)的食物。
② 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觸食。又譯為「細觸食」。
③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