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七日品第四十第9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即敕群臣:「速嚴寶羽之車,吾欲往世尊所,禮拜問訊。」

是時,大王即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與無央數之眾,圍遶說法。是時,七尼揵子,復有七裸形人,復有七黑梵志,復有七裸形婆羅門,去世尊不遠而過。

是時,波斯匿王見此諸人去世尊不遠而過,即白佛言:「觀此諸人經過不住,皆是少欲知足,無有家業。今此世間阿羅漢者,此人最為上首。所以然者,於眾人中極為苦行,不貪利養。」

世尊告曰:「大王!竟未識真人羅漢,不以裸形露體名為阿羅漢。大王當知,此皆非真實之行,當念觀察久遠末。又復當觀可親、知親、可近、知近。所以然者,過去久遠世時有七梵志,在一處學,年極衰弊,以草為衣裳,食以果蓏,起諸邪見,各生此念:『我等持此苦行之法,使後作大國王,或求釋、梵、四天王。』

「爾時,有阿私陀天師,是諸婆羅門祖父,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從梵天上沒,來至七婆羅門所。是時,阿私陀天師去天服飾,作婆羅門形,在露地經行。是時,七梵志遙見阿私陀經行,各懷瞋恚,而作是語:『此是何等著欲之人,在我等梵行人前行,今當咒灰滅之。』是七梵志即手掬水灑彼,梵志咒曰:『汝今速為灰土!』然婆羅門遂懷瞋恚,天師顏色倍更端正。所以然者,慈能滅瞋。是時,七梵志便作是念:『我等將不為禁戒退轉乎?我等正起瞋恚,彼人便自端正[*]。』

「爾時,七人與天師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  羅剎鬼神乎?
  是時名何等,  我等欲知之。』

「是時,阿私陀天師即時報偈曰:

「『非天乾沓和,  非鬼羅剎神,
  天師阿私陀,  今我身是也。

「『我今知汝心中所念,故從梵天上來下耳。梵天去此極為玄遠,彼帝釋身亦復如是,轉輪聖王亦不可得,不可以此苦行作釋、梵、四天王。』

「是時,天師阿私陀便說此偈:

「『心內若干念,  外服而麤獷
  但勤修正見,  遠離於惡道。
  心戒清淨行,  口行亦復然,
  遠離於惡念,  必當生天上。』

「是時,七梵志白天師曰:『審是天師乎?』報曰:『是也。但念梵志不以裸形得生天上;未必修此苦行,得生梵天之處,又非露暴形體,作若干苦行,得生彼處;能攝心意,使不移動,便得生天上。不可以卿等所習得生彼處。』大王!觀察此義,不以裸形名為阿羅漢,其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然復真人能分別所習凡夫之行。又復凡夫之人不能知凡夫之行,真人便能知凡夫之行。但大王知之,當方便知久遠已來,非適今也。當以觀之。如是,大王!當以方便學之。」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來所說甚為快哉!非世人所能曉了。然國事猥多,欲還所止。」

佛告王曰:「王宜知[*]時。」

爾時,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18. Madhupiṇḍika.,[No. 26(115)].

「寶羽」,宋、聖二本作「羽寶」,元、明二本作「羽葆」。

「央」,聖本作「鞅」。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揵」,大正藏原為「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人」,明本作「阿」。

「末」,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末」。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正」。*

「便」,明本作「更」。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帝釋」,宋、元、明三本作「天帝」。

「釋梵」,聖本作「梵釋」。

「獷」,聖本作「穔」。

「心」,聖本作「是」。

「念」,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然然」,宋本作「然又」,元、明二本作「行又」。

「已」,聖本作「以」。*

「猥多」,宋、元、明三本作「多猥」。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當念觀察久遠末變:應該要在意觀察長時間後的變化。

可親、知親、可近、知近:可以(值得)親近、知道要親近。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我等將不為禁戒退轉乎:我們難道持戒的功力退轉了嗎?按:七位梵志認為苦行就是持戒,苦行就會有神通及大果報,因此神通無效時,會覺得是不是苦行出了狀況?

外服而麤獷:外表表現苦行的樣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波斯匿王看到外道苦行的表相,就以為苦行的外道是聖人,佛陀則表示凡夫無法由表相判斷聖人(「其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要拉長時間來看(「當念觀察久遠末變」)。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48經中,佛陀則說:「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終慕。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CBETA, T02, no. 99, p. 306, a1-7)

因此雖然凡夫無法立即由表相判斷聖人,但還是可以拉長時間來看,透過觀察對方戒行、觀察對方如何應對苦難等等層面,較為了解對方的德性。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