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①,有文有義②,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名達梵行③,能盡諸漏。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汝等當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有報,知漏勝如ⓓ④,知漏滅盡,知漏滅道。汝等當知覺ⓔ,知覺所因生,知覺有報,知覺勝如,知覺滅盡,知覺滅道。汝等當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報,知想勝如,知想滅盡,知想滅道。汝等當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有報,知欲勝如,知欲滅盡,知欲滅道。汝等當知業ⓗ,知業所因生,知業有報,知業勝如,知業滅盡,知業滅道。汝等當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報,知苦勝如,知苦滅盡,知苦滅道。
「云何知漏?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云何知漏所因生?謂無明也。因無明則便有漏,是謂知漏所因生。云何知漏有報?謂無明纏者,為諸漏所漬,彼因此受報,或得善處,或得惡處,是謂知漏有報。云何知漏勝如?謂或有漏生地獄中,或有漏生畜生中,或有漏生餓鬼中,或有漏生天上,或有漏生人間,是謂知漏勝如。云何知漏滅盡?謂無明滅,漏便滅,是謂知漏滅盡。云何知漏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漏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受報,知漏勝如,知漏滅盡,知漏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漏。
「云何知覺?謂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是謂知覺。云何知覺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覺,是謂知覺所因生。云何知覺有報?謂愛也。愛為覺報,是謂知覺有報。云何知覺勝如?謂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是謂知覺勝如。云何知覺滅盡?謂更樂滅,覺便滅,是謂知覺滅盡。云何知覺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覺滅道。若比丘如是知覺,知覺所因生,知覺有報,知覺勝如,知覺滅盡,知覺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覺。
「云何知想?謂有四想。比丘者,小想亦知,大想亦知,無量想亦知,無所有處想⑤亦知,是謂知想。云何知想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想,是謂知想所因生。云何知想有報?謂說也。隨其想便說,是謂知想有報。云何知想勝如?謂或有想想⑥色,或有想想聲,或有想想香,或有想想味,或有想想觸,是謂知想勝如。云何知想滅盡?謂更樂滅想便滅,是謂知想滅盡。云何知想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想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報,知想勝如,知想滅盡,知想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想。
「云何知欲?謂有五欲功德,可愛、可喜、美色、欲想應、甚可樂。云何為五?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是謂知欲。云何知欲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欲,是謂知欲所因生。云何知欲有報?謂隨欲種愛樂著而住彼⑦,因此受報有福處、無福處、不動處,是謂知欲有報。云何知欲勝如?謂或有欲欲⑧色,或有欲欲聲,或有欲欲香,或有欲欲味,或有欲欲觸,是謂知欲勝如。云何知欲滅盡?謂更樂滅欲便滅,是謂知欲滅盡。云何知欲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欲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受報,知ⓙ欲勝如,知欲滅盡,知欲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欲。
「云何知業?謂有二業:思、已思業⑨,是謂知業。云何知業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業,是謂知業所因生。云何知業有報?謂或有業黑⑩、有黑報,或有業白⑪、有白報,或有業黑白⑫、黑白報,或有業不黑不白、無報,業業⑬盡,是謂知業有報。云何知業勝如?謂或有業生地獄中,或有業生畜生中,或有業生餓鬼中,或有業生天上,或有業生人間,是謂知業勝如。云何知業滅盡?謂更樂滅業便滅,是謂知業滅盡。云何知業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業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業,知業所因生,知業有報,知業勝如,知業滅盡,知業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業。
「云何知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云何知苦所因生?謂愛也。因愛生苦,是謂知苦所因生。云何知苦有報?謂或有苦微遲滅⑭,或有苦微疾滅,或有苦盛遲滅⑮,或有苦盛疾滅,苦苦⑯盡,是謂知苦有報。云何知苦勝如?謂不多聞愚癡凡夫,不遇善知識,不御聖法⑰ⓚ,身生覺極苦甚重苦⑱,命將欲絕,出此從外⑲,更求於彼。或有沙門、梵志,持一句咒,或二、三、四、多句咒,或持百句咒,彼ⓛ治我苦,如是因求生苦,因習ⓜ生苦,苦滅,是謂知苦勝如。云何知苦滅盡?謂愛滅苦便滅,是謂知苦滅盡。云何知苦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苦滅道。若比丘如是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報,知苦勝如,知苦滅盡。知苦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苦。」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達梵行經第五竟ⓝ(一千六百四十二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漏」,巴利本作 Āsava。
ⓓ 「勝如」,巴利本作 Vemattatā。
ⓔ 「覺」,巴利本作 Vedanā。
ⓕ 「想」,巴利本作 Saññā。
ⓖ 「欲」,巴利本作 Kāma。
ⓗ 「業」,巴利本作 Kamma。
ⓘ 「更樂」,巴利本作 Phassa。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前後文改做「知」。
ⓚ 大正藏在「法」字之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彼」,宋本作「術」。
ⓜ 「習」,元、明二本作「集」。
ⓝ 明本無「達梵行經第五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六百四十二字」八字。
[註解]
① 初妙、中妙、竟亦妙:初中後善的意思;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② 有文有義:有正確的意義、有正確的詞句。
③ 達梵行:洞察的精神生活。
④ 勝如:優劣。(是否在此經是單純指「差別、不同」之義???ywliu)
⑤ 無所有處想:以無所處為所緣的想。
⑥ 想想:???
⑦ 隨欲種愛樂著而住彼:隨著欲望的種類生起愛樂,執著而緊握著它。
⑧ 欲欲:???
⑨ 思、已思業:「思」是意志活動、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陰。「已思業」是「思」後(透過身口意)造業。
⑩ 業黑:惡業。
⑪ 業白:善業。
⑫ 業黑白:惡業與善業相雜。
⑬ 業業:???
⑭ 苦微遲滅:微小而緩慢消失的苦。
⑮ 苦盛遲滅:強大而緩慢消失的苦。
⑯ 苦苦:???
⑰ 不御聖法:不以聖法調御自己;不修行聖法。
⑱ 身生覺極苦甚重苦:身體生起、感覺到極大的苦、非常重的苦。
⑲ 出此從外:離於這個(佛法)而外求(外道咒術)。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