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者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①。覺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想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行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識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是為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修習三十ⓒ七道品②,無礙正思正念,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若有眾生及九眾生居③,乃至有想無想處行餘第一有,於其中間是第一、是大、是勝、是最、是尊、是妙,謂世中阿羅訶ⓔ。所以者何?世中阿羅訶得安隱快樂。」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無著第一樂, 斷欲無有愛,
永捨離我慢, 裂壞無明網。
彼得不移動, 心中無穢濁,
不染著世間, 梵行得無漏。
了知於五陰, 境界七善法④,
大雄遊行處, 離一切恐怖。
成就七覺寶, 具學三種學,
妙稱上朋友, 佛最上尊ⓕ子。
成就十支ⓖ道⑤, 大龍極定心,
是世中第一, 彼則無有愛。
眾事不移動⑥, 解脫當來有,
斷生老病死, 所作辦滅漏。
興起無學智, 得身最後邊,
梵行第一具, 彼心不由他。
上下及諸方, 彼無有喜樂⑦,
能為師子吼, 世間無上覺。」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無常經第四竟ⓗ(四百一十三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大正藏無「三十」二字,今依據元、明、知恩院本三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 「阿羅訶」,巴利本作 Arahaṃ。
ⓕ 「尊」,大正藏原為「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尊」。
ⓖ 「支」,知恩院本作「枝」。
ⓗ 明本無「說無常經第四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四百一十三字」六字。
[註解]
① 非神:沒有「神我」,也就是沒有永恆不變的真我。
②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又譯為「三十七品」。
③ 九眾生居: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色界的四禪天(例如無想天無想、無所覺知) (6)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7)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8)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 (9) 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詳見《長阿含經》卷八第5經眾集經。至於欲界的三惡道,並非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因此不在九眾生居中。
④ 境界七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七善法的行境中」。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七個好的性質中來回」(Ranging in the seven good qualities)。按:《顯揚真義》說,七善法為信、慚、愧、多聞(bāhusaccaṃ)、活力已被發動(āraddhavīriyatā)、念已現起(upaṭṭhitassatitā)、慧。
⑤ 成就十支道:南傳作「已具足十支」(Dasahaṅgehi sampan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具有十要素」(Endowed with the ten factors) ,並解說,這是指八支聖道+正智+正解脫。供參考。
⑥ 眾事不移動:不被各種事物所動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們在種種慢上不動搖」。
⑦ 彼無有喜樂:他沒有貪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可和《雜阿含經》卷一對比,卷一所說的「當觀色無常」等,還須搭配實際的修行(道品),而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才能真實正觀。
近年有些人聽說耆那教教主又名為「大雄」後,質疑漢傳寺院大殿題名「大雄寶殿」的大雄不是佛陀。其實佛教的確有時形容佛陀為「大雄」,像本經偈中說:「了知於五陰,境界七善法,大雄遊行處,離一切恐怖。」(CBETA, T01, no. 26, p. 609, c23-24) 相當的南傳經文也是作大雄,是大英雄、雄偉的意思。《阿含經》和律藏還有其他地方是稱佛陀為「大雄」的,和耆那教主名字只是巧合。
耆那教教主通常翻譯為「尼犍子」,「尼揵陀若提子」,在佛教的三藏中從來不會稱耆那教教主為「大雄」,可以用 CBETA 搜尋即知。就像佛經不會稱呼耆那教教主為「佛陀」,但耆那教信徒則會稱其教主為「佛陀」,因為那是古印度對覺者的稱呼。
或許中國古代為大殿題名時,取「大雄」在中文的雙關語義,一則形容佛陀,二則表示大殿雄偉。其餘國家則沒有稱呼大殿為「大雄寶殿」的習慣,例如日本稱大殿為「金堂」、「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