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那摩提ⓓ瘦,在揵祁精舍ⓔ。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那摩提而行乞食,食訖中後ⓕ,往詣牛角娑羅林。
爾時,牛角娑羅林有三族姓子共在中住,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①、尊者金毘羅ⓘ②。彼尊者等所行如是,若彼乞食有前還者,便敷床汲水,出洗足器,安洗足橙及拭腳巾、水瓶、澡罐。若所乞食能盡食者,便盡食之。若有餘者,器盛覆舉,食訖收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入室宴ⓙ坐。若彼乞食有後還者,能盡食者亦盡食之,若不足者,取前餘食,足而食之,若有餘者,便瀉ⓚ著淨地③及無蟲水④中。取彼食器,淨洗拭已,舉著一面,收卷床席,拾ⓛ洗足橙,收拭腳巾,舉洗足器及水瓶、澡罐,掃灑食堂⑤,糞除淨ⓜ已,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入室宴[*]坐。彼尊者等至於晡時,若有先從宴[*]坐起者,見水瓶、澡罐ⓝ空無有水,便持行取,若能勝者,便舉持來,安著一面,若不能勝,則便以手招一比丘,兩人共舉,持著一面,各不相語,各不相問。彼尊者等五日一集,或共說法,或聖默然⑥。
於是,守林人遙見世尊來,逆呵ⓞ止曰:「沙門!沙門!莫入此林。所以者何?今此林中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彼若見汝,或有不可。」
世尊告曰:「汝守林人!彼若見我,必可,無不可。」
於是,尊者阿那律陀遙見世尊來,即呵彼曰:「汝守林人!莫呵世尊!汝守林人!莫呵善逝!所以者何?是我尊來,我善逝來。」
尊者阿那律陀ⓟ出迎世尊,攝佛衣鉢,尊者難提為佛敷床,尊者金毘羅為佛取水。
爾時,世尊洗手足已,坐彼尊者所敷之座,坐ⓠ已,問曰:「阿那律陀!汝常安隱,無所乏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世尊復問:「阿那律陀!云何安隱,無所乏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⑦,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梵行共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⑧,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⑨。』我便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未曾有一不可心⑩。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問尊者難提,答亦如是。復問尊者金毘羅曰:「汝常安隱,無所乏耶?」
尊者金毘羅白曰:「世尊!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問曰:「金毘羅!云何安隱,無所乏耶?」
尊者金毘羅白曰:「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梵行共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便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如是汝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頗得人上之法⑪,而有差降安樂住止⑫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世尊!如是我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得此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捨此住止,過此度此⑬,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復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謂更有此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捨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復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謂更有此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捨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復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得如意足、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⑭,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謂更有此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捨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無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
於是,世尊便作是念:「此族姓子之所遊行,安隱快樂,我今寧可為彼說法。」世尊作是念已,即為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座ⓡ起去。於是,尊者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送世尊,隨其近遠,便還所住。
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歎尊者阿那律陀曰:「善哉,善哉,尊者阿那律陀!我等初不⑮聞尊者阿那律陀說如是義,我等如是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然尊者阿那律陀盡向世尊極稱譽我等。」
尊者阿那律陀歎尊者難提、金毘羅曰:「善哉,善哉,尊者!我亦初未曾從諸賢等聞,尊者如是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然我長夜以心知尊者心,尊者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是故我向世尊如是如是說。」
於是,長鬼ⓢ天形體極妙,光明巍巍,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世尊曰:「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
地神從長鬼天聞所說,放高大音聲:「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
從地神聞聲,虛空天、四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樂天Ⓑ,須臾Ⓒ聲徹至于梵天Ⓓ:「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長鬼天!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長鬼天!地神聞汝聲已,便放高大音聲:『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從地神聞聲,虛空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樂天,須臾聲徹至于梵天:『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長鬼天!若彼三族家,此三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三族家憶此三族姓子所因、所行者,彼亦長夜得大善利,安隱快樂。若彼村邑及天、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憶此三族姓子所因、所行者,彼亦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長鬼天!此三族姓子如是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佛說如是。此三族姓子及長鬼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牛角娑羅林經第四竟Ⓕ(二千三百八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作「牛角娑羅林經下」。
ⓒ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 「那摩提」,巴利本作 Nādika。
ⓔ 「揵祁精舍」,巴利本作 Giṅjakāvasatha。
ⓕ 「後」,明本作「夜」。
ⓖ 「阿那律陀」,巴利本作 Anuruddha。
ⓗ 「難提」,巴利本作 Nandiya.
ⓘ 「金毘羅」,巴利本作 Kimbila.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瀉」,宋、元、聖三本作「寫」。
ⓛ 「拾」,聖本作「檢」。
ⓜ 聖本無「巾,舉洗足器及水瓶、澡罐,掃灑食堂,糞除淨」十七字。
ⓝ 「罐」,聖本作「灌」。
ⓞ 「呵」,聖本作「訶」。
ⓟ 元、明二本無「陀」字。
ⓠ 宋、元、明三本無「坐」字。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長鬼」,巴利本作 Dīgha yakkha。
ⓣ 「跋耆」,巴利本作 Vajjī。
ⓤ 「四王天」,巴利本作 Cātummahārājikā devā。
ⓥ 「三十三天」,巴利本作 Tāvatimsā devā。
ⓦ 「焰摩天」,大正藏原為「㷿摩天」,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焰摩天」。[*]
ⓧ 「焰摩天」,巴利本作 Yāmā devā。
ⓨ 「兜率陀天」,大正藏原為「兜率哆天」,宋、元、明三本作「兜率陀天」,聖本作「兜瑟哆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兜率陀天」。[*]
ⓩ 「兜率陀天」,巴利本作 Tusitā devā。
Ⓐ 「化樂天」,巴利本作 Nimmānaratī devā。
Ⓑ 「他化樂天」,巴利本作 Paranimmitavasavattino devā。
Ⓒ 「臾」,大正藏原為「叟」,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臾」。
Ⓓ 「梵天」,巴利本作 Brahmakāyikā devā。
Ⓔ 「陀」,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明本改作「陀」。
Ⓕ 明本無「牛角娑羅林經第四竟」九字。
Ⓖ 「二千三百八字」,宋、元二本作「二千二百八字」,明、聖二本無「二千三百八字」六字。
[註解]
① 難提: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
②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③ 淨地:空曠乾淨的地方。(?)
④ 無蟲水:沒有蟲的水,或過濾過的水。
⑤ 食堂:飯廳。
⑥ 聖默然:賢聖的靜默。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聖默」。 (同「賢聖默然」,指修習禪定。??? ywliu)
⑦ 善利:利益。
⑧ 見與不見,等無有異:不管當著面或在背後,都一樣(行於慈的身語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公開與私下我都現起(慈身業、慈語業、慈意業)」。
⑨ 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今天寧願放下自己的想法,而配合有德行的大家的意願。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讓我擱置自己的心後,使這些尊者的心能自在地轉起」。
⑩ 不可心:不認可的心念;違逆的想法。
⑪ 人上之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
⑫ 差降安樂住止:不同程度安樂的定境。按:修定會有各種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的安樂,例如初禪由捨離感官欲樂而生起喜與樂,第二禪由定而生起喜與樂,第三禪離於(較粗重的)喜,安住在捨心而有(較細緻的)樂,第四禪離於苦、樂、憂、喜,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
⑬ 捨此住止,過此度此:(在熟悉了這個定境後)放下目前的定境,而能超越,達到更高的定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那個(先前)住處的超越,對那個(先前)住處的安息」。
⑭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⑮ 初不:從來不。「初」指從來、始終,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再三重複的以下這段,為大眾相處之道:
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梵行共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便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這也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在處世上的應用,有修習四無量心的人自然能散發這樣的氣質。不只是在僧團中,在平日和大眾的相處上,是否也能運用這樣的心態呢?
另外,本經中阿那律尊者和佛陀說道證阿羅漢後,已沒有更高的境界了,而佛陀接著仍為他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是否表示「無學聖者」的阿羅漢仍能從佛陀的說法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