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業相應品尼乾-_2_-經(第19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在天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尼乾[*]等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業因苦行滅,不造新者,則諸業盡,諸業盡已,則得苦盡,得苦盡已,則得苦邊。我便往彼,到已,即問:『尼乾[*]!汝等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業因苦行滅,不造新者,則諸業盡,諸業盡已,則得苦盡,得苦盡已,則得苦邊耶?』彼答我言:『如是。瞿曇!』我復問彼尼乾[*]:『汝等自有淨智,我為本有,我為本無,我為本作惡,為不作惡,我為爾所苦盡,為爾所苦不盡,若盡已,便得盡,即於現世斷諸不善,得眾善法,修習作證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

「我復語彼尼乾[*]:『汝等自無淨智,我為本有,我為本無,我為本作惡,為不作惡,我為爾所苦盡,為爾所苦不盡,若盡已,便得盡,即於現世斷諸不善,得眾善法,修習作證,而作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業因苦行滅,不造新者,則諸業盡,諸業盡已,則得苦盡,得苦盡已,則得苦邊。尼乾[*]!若汝等自有淨智,我為本有,我為本無,我為本作惡,為不作惡,我為爾所苦盡,為爾所苦不盡,若盡已,便得盡,即於現世斷諸不善,得眾善法,修習作證。尼乾[*]!汝等可得作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業因苦行滅,不造新者,則諸業盡,諸業盡已,則得苦盡,得苦盡已,則得苦邊。』

「尼乾[*]!猶如有人身被毒箭,因被毒箭則生極苦,彼為親屬憐念愍傷,欲饒益安隱故,即呼拔箭金醫。箭金醫來,便以利刀而為開瘡,因開瘡時,復生極苦,既開瘡已,而求箭金,求箭金時,復生極苦,求得金已,即便拔出,因拔出時,復生極苦,拔金出已,薄瘡纏裹,因裹瘡時,復生極苦,彼於拔箭金後,得力無患,不壞諸根,平復如故。尼乾[*]!彼人自有淨智,便作是念:『我本被毒箭,因被毒箭,則生極苦,我諸親屬見憐念愍傷,欲饒益安隱我故,即呼拔箭金醫,箭金醫來,便以利刀為我開瘡,因開瘡時,復生極苦,既開瘡已,而求箭金,求箭金時,復生極苦,求得金已,即便拔出,因拔出時,復生極苦,拔金出已,薄[*]瘡纏裹,因裹瘡時,復生極苦,我於拔箭金後,得力無患,不壞諸根,平復如故。』

「如是,尼乾[*]!若汝等自有淨智,我為本有,我為本無,我為本作惡,為不作惡,我為爾所苦盡,為爾所苦不盡,若盡已,便得盡,即於現世斷諸不善,得眾善法,修習作證。尼乾[*]!汝等可得作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業因苦行滅,不造新者,則諸業盡,諸業盡已,則得苦盡,得苦盡已,則得苦邊,我問如是,不見諸尼乾[*]能答我言:『瞿曇!如是,不如是。』

「復次,我問諸尼乾[*]曰:『若諸尼乾[*]有上斷、上苦行,爾時諸尼乾[*]生上苦耶?』彼答我言:『如是。瞿曇!』『若有中斷、中苦行,爾時諸尼乾[*]生中苦耶?』彼答我言:『如是,瞿曇!』『若有下斷、下苦行,爾時諸尼乾[*]生下苦耶?』彼答我言:『如是,瞿曇!』是為諸尼乾[*]有上斷、上苦行,爾時諸尼乾[*]則生上苦;有中斷、中苦行,爾時諸尼乾[*]則生中苦;有下斷、下苦行,爾時諸尼乾[*]則生下苦。若使諸尼乾[*]有上斷、上苦行,爾時諸尼乾[*]止息上苦;有中斷、中苦行,爾時諸尼乾[*]止息中苦;有下斷、下苦行,爾時諸尼乾[*]止息下苦。若如是作、不如是作,止息極苦甚重苦者,當知諸尼乾[*]即於現世作苦。但諸尼乾[*]為癡所覆,為癡所纏,而作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若其故業因苦行滅,不造新者,則諸業盡,諸業盡已,則得苦盡,得苦盡已,則得苦邊。』我問如是,不見諸尼乾[*]能答我言:『瞿曇!如是,不如是。』

「復次,我問諸尼乾[*]曰:『諸尼乾[*]!若有樂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苦報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諸尼乾[*]!若有苦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樂報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諸尼乾[*]!若有現法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後生報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諸尼乾[*]!若有後生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現法報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諸尼乾[*]!若有不熟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熟報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諸尼乾[*]!若有熟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異耶?』彼答我言:『不也。瞿曇!』『諸尼乾[*]!是為樂報業,彼業不可因斷、因苦行,轉作苦報。諸尼乾[*]!苦報業,彼業不可因斷、因苦行,轉作樂報。諸尼乾[*]!現法報業,彼業不可因斷、因苦行,轉作後生報。諸尼乾[*]!後生報業,彼業不可因斷、因苦行,轉作現法報。諸尼乾[*]!不熟業,彼業不可因斷、因苦行,轉作熟報。諸尼乾[*]!熟報業,彼業不可因斷、因苦行,轉作異者。以是故,諸尼乾[*]!虛妄方便,空斷無獲。』

「彼諸尼乾[*]便報我言:『瞿曇!我有尊師,名親子尼乾[*],作如是說:「諸尼乾[*]!汝等若本作惡業,彼業皆可因此苦行而得滅盡,若今護身、口、意,因此不復更作惡業也。」』我復問彼諸尼乾[*]曰:『汝等信尊師親子尼乾[*],不疑惑耶?』彼答我言:『瞿曇!我信尊師親子尼乾[*],無有疑惑。』我復語彼諸尼乾[*]曰:『有五種法現世二報,信、樂、聞、念、見善觀,諸尼乾[*]!人自有虛妄言,是可信、可樂、可聞、可念、可見善觀耶?』彼答我言:『如是。瞿曇!』我復語彼諸尼乾[*]曰:『是虛妄言,何可信,何可樂,何可聞,何可念,何可善觀──謂人自有虛妄言,有信、有樂、有聞、有念、有善觀。』

「若諸尼乾[*]作是說者,於如法中得五詰責,為可憎惡。云何為五?今此眾生所受苦樂皆因本作,若爾者,諸尼乾[*]等本作惡業。所以者何?因彼故,諸尼乾[*]於今受極重苦,是謂尼乾[*]第一可憎惡。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合會,若爾者,諸尼乾[*]等本惡合會。所以者何?因彼故,諸尼乾[*]於今受極重苦,是謂尼乾[*]第二可憎惡。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為命,若爾者,諸尼揵等本惡為命。所以者何?因彼故,諸尼乾[*]於今受極重苦,是謂尼乾[*]第三可憎惡。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見也。若爾者,諸尼乾[*]等本有惡見。所以者何?因彼故,諸尼乾[*]於今受極重苦,是謂尼乾[*]第四可憎惡。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尊祐造,若爾者,諸尼乾[*]等本惡尊祐。所以者何?因彼故,諸尼乾[*]於今受極重苦,是謂尼乾[*]第五可憎惡。若諸尼乾[*]因本所作惡業、惡合會、惡為命、惡見、惡尊祐,為惡尊祐所造,因彼故,諸尼乾[*]於今受極重苦,是謂因彼事故,諸尼乾[*]等為可憎惡。

「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若有比丘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於未來苦,便自知我無未來苦,如法得樂而不棄捨。彼或欲斷苦因,行欲,或欲斷苦因,行捨欲,彼若欲斷苦因,行欲者,即修其行欲,已斷者,苦便得盡。彼若欲斷苦因,行捨欲者,即修其行捨欲,已斷者,苦便得盡。若彼比丘便作是念:『隨所為、隨所行,不善法生而善法滅,若自斷苦,不善法滅而善法生,我今寧可自斷其苦。』便自斷苦。自斷苦已,不善法滅而善法生,不復斷苦。所以者何?比丘!本所為者,其義已成,若復斷苦,是處不然。

「比丘!猶如箭工用檢撓箭,其箭已直,不復用檢。所以者何?彼人本所為者,其事已成,若復用檢,是處不然。如是,比丘便作是念:『隨所為、隨所行,不善法生而善法滅,若自斷苦,不善法滅而善法生,我今寧可自斷其苦。』便自斷苦。自斷苦已,不善法滅而善法生,不復斷苦。所以者何?本所為者,其義已成,若復斷苦,是處不然。比丘!猶如有人愛念、染著、敬待彼女,然彼女人更與他語,共相問訊,往來止宿,其人因是身心生苦惱,極憂慼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其人於女愛念、染著,極相敬待,而彼女人更與他語,共相問訊,往來止宿,其人身心何得不生苦惱憂慼?」

「比丘!若使其人而作是念:『我唐愛念、敬待彼女,然彼女人更與他語,共相問訊,往來止宿,我今寧可因自苦自憂故,斷為彼女愛念、染著耶?』其人於後因自苦自憂故,便斷為彼女愛念、染著。若彼女人故與他語,共相問訊,往來止宿,其人於後,身心寧當復生苦惱,極憂慼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其人於女無復愛念、染著之情,若彼女人故與他語,共相問訊,往來止宿,若使其人因此身心復生苦惱極憂慼者,是處不然。」

「如是,比丘便作是念:『隨所為、隨所行,不善法生而善法滅,若自斷其苦,不善法滅而善法生,我今寧可自斷其苦。』便自斷苦。自斷苦已,不善法滅而善法生,不復斷苦。所以者何?本所為者,其義已成,若復斷苦,是處不然。

「彼復作是念:『若有所因,斷其苦者,我便已斷,然我於欲猶故未斷,我今寧可求斷於欲。』便求斷欲。彼為斷欲故,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山巖石室、露地穰積,或至林中,或在塚間,彼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彼於疑惑淨除其心。

「彼已斷此五蓋、心穢、慧,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彼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如來如是正心解脫,得五稱譽,如法無諍,可愛可敬。云何為五?彼眾生者,所受苦樂皆因本作,若爾者,如來本有妙業,因彼故,如來於今聖無漏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是謂如來得第一稱譽。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合會,若爾者,如來本妙合會,因彼故,如來於今聖無漏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是謂如來得第二稱譽。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為命,若爾者,如來本妙為命,因彼故,如來於今聖無漏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是謂如來得第三稱譽。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見也,若爾者,如來本妙見,因彼故,如來於今聖無漏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是謂如來得第四稱譽。復次,眾生所受苦樂皆因尊祐造,若爾者,如來本妙尊祐,因彼故,如來於今聖無漏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是謂如來得第五稱譽。是為如來本妙業、妙合會、妙為命、妙見、妙尊祐,為妙尊祐所造,因彼故,如來於今聖無漏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以此事故,如來於今得五稱譽。

「有五因緣,心生憂苦。云何為五?婬欲纏者,因婬欲纏故,心生憂苦。如是,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纏者,因疑惑纏故,心生憂苦。是謂五因緣,心生憂苦。有五因緣,心滅憂苦。云何為五?若婬欲纏者,因婬欲纏故,心生憂苦,除婬欲纏已,憂苦便滅,因婬欲纏,心生憂苦,於現法中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如是,瞋恚、睡眠、掉[*]悔,若疑惑纏者,因疑惑纏故,心生憂苦,除疑惑纏已,憂苦便滅,因疑惑纏,心生憂苦,於現法中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是謂五因緣,心滅憂苦。

「復次,更有現法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云何更有現法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是謂更有現法而得究竟,無煩無熱,常住不變,是聖所知、聖所見。」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尼乾[*]經第九竟(三千六百)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乾」,宋、元、明三本作「揵」。[*]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釋羇瘦」,巴利本作 Sakkesu。

「天邑」,巴利本作 Devadaha。

「因本作」,巴利本作 Pubbekatahetu。

「薄」,宋、元、明三本作「覆」。[*]

「則」,宋、元、明三本作「即」。

「虛」,宋、元、明三本作「等虛」。

「親子尼乾」,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ṭaputta。

「諸」,宋、元、明三本作「謂」。

「彼或欲斷苦因,行欲,或欲斷苦因,行捨欲」,巴利本作 Imassa khome dukkhanidānassa saṃkhāraṃ padahato saṃkhārappadhānā virāgo hoti; imassa pana me dukkhanidānassa ajjhupekkhato upekham bhāvayato virago hoti。

宋、元、明三本無「苦」字。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住」,元、明二本作「依」。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掉」,宋本作「調」。[*]

「知此苦如真」,巴利本作 Idaṃ dukkhani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習」,元、明二本作「集」。

「辦」,大正藏原為「辨」,今依據十八經改作「辦」。

明本無「尼乾經第九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六百」四字。

[註解]

天邑:位於迦毘羅衛國附近的城市,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的父親即為天邑城城主。又譯為「天臂城」、「釋氏天現」。

人所受皆因本作:人所遭受的一切,都是由過去世的造作所造成。

苦邊:苦的盡頭。

自有淨智:自己有清淨的智慧,指自己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箭金:箭頭上裝的尖銳或有倒鉤的金屬物。

上斷、上苦行:激烈的精勤、激烈的苦行。此處的「斷」為「精勤」的意思,同「四正斷」的「斷」字意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激烈行動與激烈勤奮」。(這句經文『若諸尼乾有上斷、上苦行,爾時,諸尼乾生上苦耶?』這邊將斷解釋為「勤」當然與南傳相對經同義;但我有為「斷除」之義的感覺,提供商討。「如果諸位有更重大的惡業要以更嚴酷的苦行來斷除,這樣不就現世生更重大的苦嗎?」--kevin)

現世作苦:在現在世自己製造苦。

若有樂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苦報耶:如果有快樂的業報,這業力能因為精勤苦行,而轉為痛苦的業報嗎?

若有現法報業,彼業寧可因斷、因苦行,轉作後生報耶:如果有現世的業報,這業力能因為精勤苦行,而轉為來生的業報嗎?

不熟報業:因緣未具足未成熟的業報。

親子尼乾:即尼揵陀若提子,為耆那教始祖。

信、樂、聞、念、見善觀:相信、愛好、口傳、理論的深思、沈思後接受的見解。在《雜阿含經》卷13、14中譯為「信、欲、聞、行思惟、見審諦忍」。

詰責:斥責;責難。為「詰難」的同義詞。

彼或欲斷苦因,行欲:此人或為了要斷除苦的原因,而修行(善)欲(勤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於此苦因勤行,因勤行而離貪」。

欲斷苦因,行捨欲:為了要斷除苦的原因,而修習(行)寧靜(捨)而離貪(欲)。

用檢撓箭:用檢核箭是否直的器具,彎曲原是彎的箭(以匡直)。

唐愛念、敬待彼女:白白喜歡、呵護那女人。

正身正願:挺直身體,端正意願(例如志在修習定慧以解脫或自利利他)。又譯為「正身正意」。

反念不向:念頭不向相反的方向;專注於當下。又譯為「繫念在前」。

羸:衰弱。讀音同「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尼乾子主張苦行可以消業,例如一輩子把手舉著不放下,酸痛不已,是尼乾子常作的一種苦行。尼乾子認為愈多苦行能消愈多業,最後靠苦行把業都消光了,就能解脫。他們這是自己處罰自己,認為自己先處罰自己後,以後就不必再受罰了。

佛陀則問尼乾子的徒眾,是否知道過去世一一作了哪些事、造了哪些業,導致現在世的苦?對方沒有宿命通的話,當然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過去造了哪些業,又怎麼能知道怎麼解決這些業?

佛陀再教尼乾子的徒眾觀察現在世,作極端苦行的人,是會獲得很多痛苦,還是因為消業就沒有了痛苦?能不能消業不知道,但很明顯的是作極端苦行的人,必然獲得很多痛苦,而不會消業而沒有了痛苦。

相對地,五蓋所造成的苦,是大家都可以透過觀察自己的身心而瞭解的,例如淫欲重,就會有淫欲造成的苦;瞋心重,就會有發脾氣造成的苦。當不再執著這五蓋時,自然就能解脫五蓋造成的苦。

要消業、除苦,靠的不是自己處罰自己,而是要靠修行於八正道,才能獲得解脫。


1. 尼乾子知道過去世的業嗎?
ex.(箭金)
2.苦行實是現世作苦
3.業報不可能因為苦行而轉變
4.苦行者會獲五詰責
ex.(箭工)
ex.(唐愛念女)
5.五蓋為造成苦的原因
6.行正法者得五稱譽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