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杂阿含题解(卷二十)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作者: masako (yalin) 站内: BudaDigest 标题: [转录]杂阿含题解(卷二十) 时间: Fri Feb 20 12:51:14 2004 作者: prajna (火之舞) 站内: Moderator 标题: 杂阿含题解(卷二十) 时间: Mon Feb 16 01:14:50 2004 (五三七)本经叙说阿那律告诉舍利弗,其因反覆修习四念处故得大德神力。 相应部S.52.3.Sutanu 手成浴池 (五三八)本经叙说大目□连问阿那律如何得大德神力。答如前经。 相应部S.52.6.Kantaki ◎康大其〈林〉 (五三九)本经叙说阿难问阿那律以何功德得大德神力, 彼答以修习四念处之故。参阅相应部S.52.11.Sahassa 千 (五四0)本经叙说阿那律於病苦中修习四念处,故能自安忍。 相应部S.52.10. Balhagilana or Gihinayo 重患 (五四一)本经大意同第五三九经。 (五四二)本经叙说众多比丘问阿那律如何於正法律得尽诸漏, 彼答以修习四念处。相应部S.52.4.Kantaki ◎康大其〈林〉 (五四三)本经叙说阿那律告众多比丘阿罗汉亦修四念处。 相应部S.52.5.Kantaki ◎康大其〈林〉 (五四四)本经叙说阿那律告众多外道,彼为修习种种佛法而出家, 并特就四念处予以说明。 (五四五)本经叙说阿那律告诸比丘,修四念处可顺趣向於远离、 出要、涅盘。参阅相应部S.52.8.Salalagara松林精舍 (五四六)本经叙说执澡罐杖梵志问摩诃迦旃延,为何王与王诤、 婆罗门居士与婆罗门居士诤,迦旃延告以因贪欲及见欲故, 唯世尊能离贪欲及见欲。增支部A.2.4.6.Aramadanda◎阿罗摩旦达〈梵志〉 (五四七)本经说明若於五欲不离贪、欲、爱、念、渴者, 虽年八十、九十,亦非宿士。反之,若年仅二十五,但於五欲离贪等, 仍为宿士。增支部A.2.4.7. Kandarayana ◎执杖〈梵志〉、 增一阿含十九品第九经□大正〈No.125.19.9〉。 (五四八)本经说明四姓平等,无有差别。中部M.84.Madhura-sutta 摩偷罗经 (五四九)本经叙说迦梨迦优婆夷以僧耆多童女问世尊之偈问摩诃迦旃延, 迦旃延为之说十一切入处。增支部A.10.26.Kali 迦梨 (五五0)本经说明若圣弟子念六种功德,可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增支部A.6.26.Kaccana ◎迦旃延〈比丘〉 (五五一)本经叙说诃梨长者以经集摩□提经中之一偈,请教迦旃延。 相应部S.22.3.Haliddikani 诃梨 (五五二)本经叙说诃梨长者以佛告帝释的话问摩诃迦旃延。 相应部S.22.4.Haliddikani 诃梨 (五五三)本经经意同第五五一经。参阅相应部S.35.130.Haliddaka 诃梨提迦尼 (五五四)本经叙说诃梨长者身遭病苦,摩诃迦旃延为说依四不坏净, 修六念处。参阅增支部A.4.26.Kuha ◎诡诈 (五五五)本经叙说摩诃迦旃延在陀施长者病床边为其说法。 (五五六)本经叙说众多比丘尼以无相心三昧问佛及阿难, 所答相同。比丘尼惊讶於佛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 (五五七)本经叙说□知罗比丘尼问阿难,无相心三昧之果及功德, 彼所答和世尊同句、同味、同义,得大惊喜。增支部A.9. 37. Ananda 阿难 (五五八)本经叙说一比丘问阿难无相心三昧。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决您学佛的疑惑 BudaHelp |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